簡 介 英文名Red coffee borer異名咖啡豹蠹蛾、豹紋木蠹蛾、咖啡黑點蠹蛾。 咖啡木蠹蛾Zeuzera coffeae Nietner鱗翅目木蠹蛾科。為害咖啡、荔枝、龍眼、柑橘、梨、柿、枇杷、桃、葡萄、棗等。 [為害癥狀]幼蟲蛀食枝干木質部,隔一定距離向外咬1排糞孔,多沿髓部向上蛀食,造成折枝或枯萎。 [發生規律](1)世代。長江流域每年發生1代,江西和臺灣2代。(2)越冬。以幼蟲在枝條里越冬,幼蟲沿髓部向上蛀食。(3)時期。1代區6月上中旬化蛹,中下旬羽化。2代區江西4月中旬至6月下旬化蛹,蛹期13~37天,5月中旬至7月中旬羽化。 [形態](1)成蟲。體長20mm左右,灰白色。胸部背面有3對藍黑色斑點,在前兩對斑的側下方各有2個縱列的淡藍黑色斑。前、后翅半透明,前翅散布淡藍黑色斑點,以沿前、后緣及外緣1排斑點色較深,后翅中部和外方也散布淡藍黑色斑點,沿外緣的8個最為明顯。腹部各節背面基部和兩側具藍黑色斑。雌蛾體比雄蛾大,腹部末端較尖,觸角絲狀,雄蛾腹部末端較鈍,觸角基部羽狀。(2)卵。橢圓形,長1mm,黃色至棕褐色。(3)幼蟲。體長20~35mm,暗紅色,前胸背板前方大部分為黑褐色,其余黃色,后方有3~4排黑褐色鋸齒狀突起,第1排齒突較大,排列較窄,向后齒突漸次變小,排列較寬,整個齒突形成一梯形。腹部各節有明顯的瘤狀毛片,上生一根灰白色剛毛。末端臀板黑褐色,尾足外側硬化,黑褐色。(4)蛹。長筒形,長16~27mm,赤褐色,腹部2~7節背面有兩排齒狀突起,第8腹節僅具齒突一排,背面齒突排列緊密,腹面較稀疏,末端有10個短刺,尾足外側硬化,黑褐色。 [習性]成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羽化后不久即交配、產卵。卵散產在棉葉上,數粒在一起,每雌可產卵224~1132粒,成蟲壽命平均43天,卵期9~15天。初孵幼蟲鉆蛀葉柄或細枝取食為害,多從枝梢上方芽腋處蛀入。稍大后,轉蛀粗枝或主莖。蛀孔前,先找好一個適宜部位結一層絲,并以此為基礎圍繞本身結一橢圓形薄繭,然后幼蟲在繭內開始蛀孔。幼蟲從孵化到老熟需轉株2~3次才能完成發育,受害棉株有的上部主莖被蛀空枯死,有的向下蛀到根部,造成整株死亡。老熟后向外蛀l羽化孔然后在隧道中筑蛹室化蛹,羽化時頭胸部伸出羽化孔羽化,蛹殼殘留孔口處。 [防治](1)農業。及早把棉秸集中處理或燒毀,減少莖內越冬幼蟲。在棉田周圍,發現有其他寄主上有木屑狀蟲糞時,及時剪除有蟲枝燒毀,防止羽化后進入棉田為害。棉株受害時剝開棉莖殺死幼蟲。(2)藥劑。成蟲盛發期結合防治其他害蟲噴灑2.5%天王星乳油1 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 000倍液,或21%滅殺斃乳油3 000~4 000倍液,或10%溴馬乳油1 000倍液,或20%菊馬乳油1 500倍液,或20%氯馬乳油2 000倍液,或30%桃小靈乳油2 5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