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Cauliflower bacterial black spot異名花椰菜細菌性角斑病 花椰菜細菌性黑斑病是花椰菜反季節栽培中的最主要病害。 [為害癥狀]主為害葉片、葉柄、花梗,多從外圍老葉開始發病,步向內葉發展,心葉基本不發病。葉片上病斑大不等,近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色深而中間色稍淺病斑周圍組織褪綠發黃。發病嚴重時病斑連接塊,致使局部或整片葉褐變,濕度大時病部呈水狀腐爛,干燥后變白、干枯。 [病原]病原為丁香假單胞菌葉斑病致病型Pseudomonas syringae pv.maculicola (McCulloch)Young,Dye Wilkie.屬細菌。特征特性參見青花菜細菌性黑斑病。 [侵染](1)越冬與初侵染源。腐生性強,可在病殘體上或土壤中越冬。條件適宜時侵染花椰菜。(2)傳播特點。發病后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在田間借風雨傳播進行多次再侵染。病原從傷口、氣孔侵入。 [發生規律](1)氣候因素。病原發育適溫30~35℃。生長后期如遇高溫、陰雨天氣或田間濕度大,則擴展迅速。(2)栽培因素。肥水不足、生長衰弱、管理不善的田塊發病重。 [防治](1)種子消毒。播前曬種2~3小時后用50℃溫水浸種12小時,或用種子質量0.3%的50%可濕性粉劑福美雙拌種。(2)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與非十字花科蔬菜輪作2年以上。施石灰殺菌既和調節土壤酸堿度。壟作或深溝高畦栽培,雨后及時排水。畦面覆蓋稻草。發現中心病株應及時拔除,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施足基肥,注意有機復合肥與速效化肥合理配合使用。在花球長到拳頭大小時,適當控制澆水,追施草木灰、鉀肥等。(3)化學防治。土壤消毒。①夏季翻土曬白,用40%乙酸銅(土菌靈)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進行消毒。定植前每畝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4~5kg噴灑地面,翻入地下10cm處。中心病株拔除四周用77%可殺得DF 800倍液噴霧。②播種前每畝田間拌土撒施抗生菌3號0.75~1.0kg與抗生菌號2.0~2.5kg,或澆灌0.4%武靈菌素50倍液。③發病初期及時噴20%龍克菌(噻菌銅)懸浮劑 500倍液,或77%可殺得DF 8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 700倍液,或10%世高顆粒劑 2 000倍液,或30%菌必克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進行防治。安全間隔20天。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