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Topinamber spot blight 斑枯病為菊芋的一種普通病害。部分地區發生。病株可達60%~90%,染病葉片常早衰而提前枯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產量。 [為害癥狀]主要侵害葉片,多在生長中后期發生。初期在葉片上出現褪綠小斑點,以后變成褐色壞死斑,圓形至不規則形,邊緣多不整齊,空氣潮濕略呈水漬狀,后期病斑上長出許多黑色小粒點,即病原的分生孢子器。發病后期,病斑相互連接成大斑,葉片枯死。 [病原]病原為向日葵褐斑菌Septora helianthi E11.et Kell,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原分生孢子器多生于葉面,突出表皮,球形至亞球形,暗褐色,大小為(79.5~168.4)μm×(45.8~141.5)μm。分生孢子絲狀,無色透明,略彎,基部稍鈍,頂端略尖,3~5個隔膜,大小為(42~73)μm×(2.5~3.5)μm。 [侵染]病原以分生孢子器隨病殘體遺落在土壤中越冬,萌發形成初侵染。(2)傳播特點。發病后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使病害擴展蔓延。 [發生規律]以秋季發病較重。秋季多雨、田間缺肥有利于發病。 [防治](1)農業防治。收獲后徹底清除病株殘體,集中處理,減少田間菌源。增施有機肥,中后期適當追肥,避免后期脫肥,提高植株抗病力。(2)化學防治:發病初期進行藥劑防治,發病及時噴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或25%溴菌清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或50%復方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或30%氧氯化銅懸浮劑 800倍液。10~15天噴1次,連續2~3次,注意噴勻噴足。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