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Garlic gray mold 大蒜灰霉病多發生在植株生長的中后期和蒜薹貯藏期。從下部老葉尖端開始發病。病斑開始為水漬狀,以后變為白色至淺灰褐色。病斑擴大后成為沿葉脈擴展的梭形或橢圓形,后期連接成長條形大病斑,濕度大時,病斑表面密生灰色至灰褐色、線毛狀的霉層。嚴重時全葉枯死。枯葉表面有不規則形的黑色菌核。下部老葉發病后,可繼續蔓延至葉鞘及上部葉片,乃至整株葉片,使假莖甚至鱗莖腐爛,病部可見灰霉及黑色菌核。冷庫貯藏的蒜薹先從梢部開始發病,以后向下蔓延,造成蒜薹腐爛。 [為害癥狀]大蒜灰霉病棚室發生較多,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蒜苗葉兩面生有褪綠小白點,擴展后成為沿脈擴展的長形或梭形斑,大小0.5~3mm,一般從葉尖向下擴展,致多數葉片一半枯黃,濕度大時,密生較厚的灰色絨霉層,致葉片變褐或呈水漬狀腐爛。蒜苔灰霉病是許多大、中城市蔬菜冷庫的毀滅性病害,蒜苔入庫后3~4個月即見發病。蒜苔腐爛并長出灰霉狀物,即病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病原為蔥鱗葡萄孢Botrytis squamosa Walker和蔥腐葡萄孢Botrytis aclada Fresen =B.allii Munn均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侵染]蒜苔灰霉病主要在蒜苔收獲后,靠潛伏在植株上的菌絲體、菌核,在貯藏低溫條件下引起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蔓延,從傷口或枯死部位侵入,進行多次重復再侵染,貯藏窖或貯藏庫低溫、高濕條件下發病重。大蒜灰霉病在田間主要靠病原的無性繁殖體,即病葉上的灰霉傳播蔓延。每次收蒜都會把病原散落于土表,致新生葉染病。 [發生規律]大蒜灰霉病的發生除了與品種抗性有關外,還受氣候、土質及栽培技術的影響。春季降雨多,田間濕度大;土質粘重,透水性差;種植密度過大,田間通風透光不良;播期過晚,苗子長勢差;偏施氮素化肥,植株抗病力減弱等有利于病菌繁殖和傳播。在冷庫中貯藏的蒜薹,當庫溫變化大、塑料袋中濕度大結成水滴時,也易發生灰霉病。 [防治](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清潔田園。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防止病原蔓延。適時通風降濕,是防治該病的關鍵。通風量要據蒜長勢確定,外溫低,通風要小或延遲,嚴防掃地風。培育壯苗,多施有機肥,及時追肥、澆水、除草。(2)化學防治:病初期開始噴50%普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40%多菌靈硫磺膠懸劑800~1000倍液,或50%滅病威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棚室栽培大蒜也可采用煙霧法或粉塵法,在發病始期開始施用。如15%腐霉利(速克靈)煙劑,畝250克熏1夜,每隔7~8天1次。或特克多煙劑,每100立方米用量50克(1片)熏1夜,每隔7~8天1次。儲藏時為減少窖內濕度,最好選用45%特克多煙霧劑。防治蒜苔灰霉病貯藏溫度控制在0~12℃,濕度80%以下。及時通風排濕。必要時噴灑45%特克多懸浮劑30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