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Chinese cabbage black rot 黑腐病是為害大白菜的一種主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病株率為20%左右,輕度影響生產;病重地塊發病率可達100%,明顯影響產量和質量。 [為害癥狀](1)幼苗。幼苗發病,子葉呈水浸狀,根髓部變黑,枯萎死亡。(2)成株。葉片上出現葉斑或黑脈。葉斑多從葉緣向內擴展形成“V”字形黃褐色枯斑,病斑周圍淡黃色。病斑沿脈向里擴展時形成大塊黃褐色斑或網狀黑脈。空氣干燥時病部干脆易裂,空氣潮濕時病部腐爛。(3)葉梗。葉梗發病時引起維管束變黑壞死。 [病原]病原為甘藍黑腐黃單孢菌甘藍黑腐致病變種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 (Pammel)Dowson.屬黃單胞桿菌。(1)形態。在PDA平板培養基上培養48小時,菌落近圓形,初呈淡黃色,后變蠟黃色,邊緣完整,略凸起,薄或平滑,具光澤,有黏性。菌體短桿狀,大小為(0.7~3.0)μm×(0.4~0.5)μm,極生單鞭毛,菌體單生或鏈生。(2)特性。病原生長發育最適溫度25~30℃。 [侵染](1)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主要在種子、病株或病殘體上越冬。為害幼苗時從子葉邊緣的氣孔侵入,為害成株從葉片水孔或傷口侵入。(2)傳播特點。病原借種子、帶菌菜苗、肥料、農具和暴風雨傳播。 [發生規律](1)氣候因素。以夏秋季高溫多雨季節發病重。高溫、高濕利于發病。(2)栽培因素。連作地,肥水管理不當,偏施氮肥,缺肥早衰,植株上傷口多,發病重。 [防治](1)種子消毒。用干種重量0.3%的50%福美雙,或75%百菌清拌種;或用溫湯(50℃,25~30分鐘。種子消毒,可明顯減輕發病。(2)農業防治。選用抗病的青幫、直筒型品種。與非十字花科作物隔年輪作,鄰作也忌十字花科作物。夏季大白菜播期可適當提前,秋冬大白菜播期可適當延后。盡量選溫室或大棚育苗。除去病苗、弱苗。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清除土中植株病殘體及周圍十字花科雜草。深翻土地,減少病源。施足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圈肥。生長期及時澆水,做好開溝排水,不留潭水。拔出病、殘、弱、密的植株。(3)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及時噴20%龍克菌懸浮劑 500倍液,或77%可殺得DF 800倍液,或10%世高顆粒劑 2 000倍液,或30%菌必克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進行防治。安全間隔20天。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