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異名桑胴枯病 桑擬干枯病在浙江、江蘇、甘肅、山東、云南等省都有發生。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枝條,枝條中下部和半截枝發生較多。生長衰弱的幼齡桑樹尤易發生。發病時以冬芽為中心,產生褐色橢圓形病斑,以后逐漸擴大。病斑濕潤時為水腫狀,干燥后稍凹而皺縮,被害部皮層容易剝離,皮下密生黑色小點即病菌的子囊殼或分生孢子器。病枝上的病斑數目不等,常互相擴展形成大病斑。發病后冬芽常不萌發或發芽后迅速萎雕,嚴重時病斑繞枝條一圈,引起病部以上的枝條逐漸枯死。 [病原]病菌主要有梭孢黑團殼Massaria phorcioides Miyake、桑生黑團殼M.moricola Miyake、桑黑團殼M.mori Miyake等多種,均屬子囊菌亞門。子囊殼球形,開口在表皮外,內生子囊和側絲。子囊棍棒狀,子囊孢子初無色,后褐色,具隔膜4~6個。 侵染循環 [侵染]病原以子囊殼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枝上越冬,在4~5月份間散出孢子,隨風、雨及昆蟲傳播,通過皮孔和傷口侵入枝條。 [發生規律]多發生在生長勢差的桑樹上,尤其幼齡桑樹較易發生。采葉粗糙或害蟲嚴重、遭暴風雨、冰雹及凍害襲擊易發病。 [防治](1)加強肥培管理。合理采摘夏秋葉,不可過多、過早,特別幼齡桑園更應注意,一般應保留1/3葉片。秋季避免遲施、偏施氮肥。加強治蟲,采摘秋葉注意留柄,保護冬芽。冬季桑園管理嚴防枝條創傷。注意氮、磷、鉀配合施用。夏秋期間適當增施鉀肥,避免遲施和偏施速效性氮。桑樹頂芽停止生長時,剪去枝條稍端未木質化部分,可減少凍枯和病害侵染。及時剪除并燒毀發病嚴重的病枝,局部病斑也應及時刮除燒毀。(2)化學防治:發病嚴重的桑園,冬季或早春在枝條上噴灑波美5度硫合劑。枝干傷口用1%硫酸銅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進行消毒,然后涂抹20%石灰漿或波爾多液漿,進行保護。也可用1%硫酸銅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消毒枝干傷口,然后涂抹20%石灰漿,進行保護,減少發病。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