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異名桑樹胴枯病 桑干枯病是桑樹枝干部主要病害。東北、河北、山東、福建、臺灣、新疆均有發生。 [為害癥狀]3~5月份桑樹發芽前后,距地面40~50cm以下枝干上出現橢圓形至不規則形淺黃色病斑,后成赤褐色,病斑擴展環繞枝干一周后,病部以上枝條枯死。5~6月份病健組織交界處呈淡黃色,稍凹陷,上生小突起,即子座。后子座外皮破裂,露出黑點。 [病原]病原為桑間座殼Diaporthe nomurai Hara,屬于囊菌亞門。分生孢子器扁球形,暗褐色,大小(400~800)μm×(100~200)μm,具長頸口,通過子座開口于表面。分生孢子單胞,無色,大小(10~15)μm×(1~2)μm,線狀或紡錘形。子囊殼球形至扁球形,大小(220~300)μm,著生在分生孢子器周圍。子囊棍棒狀,內生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紡錘形,大小(10~15.5)μm×(3.5~4.4)μm。 侵染循環 [侵染]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子囊殼在病枝條上越夏或越冬。條件適宜時,越夏或越冬病菌釋放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從傷口或皮孔侵入為害。 [發生規律]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低干桑易發病,中干桑次之,高干桑發病輕。秋季多雨、冬季積雪深、積雪時間長的桑園發病重。夏秋兩季采葉過重的易發病。偏施氮肥的桑園發病重。 [防治](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寒冷地區應選用中、高干型品種。春季發芽時剪除病枝干集中燒毀。增施腐熟有機肥,切勿過度采桑,以增強桑樹抗病力。(2)化學防治:①秋末冬初用波美4~5度石硫合劑噴或涂抹樹干,消滅越冬病菌。②用25%五氯酚鈉加20%硫酸銅100倍液,于秋末冬初噴樹干。③發病初期噴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1 0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