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yellow-spotted longicorn beetle異名黃星桑天牛 黃星天牛學名Psacothea hilaris (Pascoe)。屬鞘翅目,天??啤楹ι!o花果、油桐、批把、柑桔、柳等,是桑樹主要蛀干害蟲。我國分布于河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川、云南、臺灣等省。國外分布于朝鮮、日本(全境)、越南、老撾。 [為害癥狀]成蟲為害桑枝皮層、樹葉,致枝條枯死;幼蟲蛀食枝條皮層,后從上而下向木質部蛀食形成盤旋狀食道,隧道中堆滿排泄物,造成皮層干枯破裂及桑枝干枯,桑株被蛀通則枯死。 [發生規律]江蘇、浙江年生l代,廣東2代,均以幼蟲越冬。翌春3月中旬開始活動,6月上旬化蛹,7月上旬羽化。 [形態]成蟲體長15~23mm,體黑褐色,密生黃白色或灰綠色短絨毛,體上生黃色點紋。頭頂有1條黃色縱帶,觸角較長,雄為體長5倍,雌為2倍。前胸兩側中央各生一個小刺突,左右兩側各具一條縱向黃紋與復眼后的黃斑點相連,鞘翅上生黃斑點十幾個。胸腹兩側也有縱向黃紋,各節腹面具黃斑2個。卵長4mm,圓筒形,淺黃色,一端稍尖。末齡幼蟲體長22~32mm,圓筒形,頭部黃褐色,胸腹部黃白色,第一胸節背面具褐色長方形硬皮板,花紋似 “凸”字,前方兩側具褐色三角形紋。蛹長16~22mm,紡錘形,乳白色,復眼褐色。 [習性]江蘇、浙江年生l代,廣東2代,均以幼蟲越冬。翌春3月中旬開始活動,6月上旬化蛹,7月上旬羽化。成蟲壽命80多天,羽此后先在梢端食害枝條嫩葉,經15天開始產卵,7月下旬進入產卵盛期,多把卵產在直徑28~45mm分枝或主干上,產卵痕約3mm,呈一字形,每痕內產卵1~2粒,每雌產182粒。卵期10~15天,8月上旬進入孵化盛期。初孵幼蟲先在皮下蛀食,把排泄物堆積在蛀孔處,長大后才蛀入木質部,形成隧道,到11月上旬在隧道里或皮下蛀孔處,用蛀屑填塞孔口后越冬。 [防治](1)農業防治。結合修剪除掉蟲枝,集中處理。成蟲發生期及時捕殺成蟲,消滅在產卵之前。找到新鮮排糞孔用細鐵絲插入,向下刺到隧道端,反復幾次可刺死幼蟲。砍除受害枯死的枝條并燒毀。(2)藥劑防治。成蟲發生期結合防治其他害蟲,噴40%樂果乳油500倍液,枝干上要噴勻。初齡幼蟲可用敵敵畏乳油10~20倍液,涂抹產卵刻槽殺蟲效果很好。蛀入木質部的幼蟲可從新鮮排糞孔注入藥液,如50%辛硫磷乳油10~2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20倍液,或20%滅蛀靈乳油50~100倍液。每孔最多注10ml,然后用濕泥封孔。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