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Radish black rot 蘿卜黑腐病是蘿卜的一種重要病害。各地均有發生。蘿卜根內部變黑,失去商品性,能造成很大損失。生長期和貯藏期均可引起為害。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葉和根。(1)葉片。幼苗期發病子葉呈水浸狀,根髓變黑腐爛。葉片發病,葉緣多處產生黃色斑,后變“V”字形向內發展,葉脈變黑呈網紋狀,逐漸整葉變黃干枯。病原沿葉脈和維管束向短縮莖和根部發展,最后使全株葉片變黃枯死。(2)根。蘿卜肉質根受侵染,透過日光可看出暗灰色病變。橫切看,維管束呈放射線狀變黑褐色,重者呈干縮空洞。該病維管束溢出菌膿,可與缺硼引起的生理性變黑相區別。 [病原]病原為野油菜黃單胞桿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型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 (Pammel)Dowson.屬細菌。(1)形態。菌體桿狀,極生單鞭毛,無芽孢,有莢膜,菌體單生或鏈生,革蘭氏染色陰性。(2)特性。病原生長發育最適溫度25~30℃,最高39℃,最低5℃,致死溫度51℃經10分鐘,耐酸堿度范圍pH6.1~6.8,最適pH6.4。(3)寄主。這種病原可以侵染蘿卜、白菜類、甘藍等多種十字花蔬菜。 [侵染](1)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在種子或病殘體上越冬。(2)傳播特點。播種帶菌種子,病株在地下發病,病苗不能出土,或出苗后不久即死亡。在田間通過灌溉水,雨水及蟲傷或農事操作傳播,病原從葉緣水孔或葉面傷口侵入。 [發生規律](1)氣候因素。平均氣溫15~21℃,多雨、結露時間長易發病。(2)栽培因素。十字花科重茬地、地勢低洼、排水不良、播種早、發生蟲害的地塊發病重。 [防治](1)種子消毒。50℃溫水浸種30分鐘,或60℃干熱滅菌6小時。用種子重量0.4%的50%可濕性粉劑琥膠肥酸銅拌種;用種子重量0.2%的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 或35%甲霜靈拌種劑拌種,用清水沖洗后晾干播種。(2)農業防治:適時播種,不宜過早。苗期小水勤澆,降低土溫,及時間苗、定苗。(3)化學防治:播種時每畝穴施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 750g,對水10升后拌入100kg細土后撒入穴中。發病初期噴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 000~4 0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 7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 300倍液,或2%農抗751水劑 8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3~4次。另外,及早防治黃條跳甲、蚜蟲等害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