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異名胡蘿卜斑點病 胡蘿卜褐斑病是胡蘿卜的一種常見病,發生普遍,多在秋季發生,發病率一般在5%~20%,嚴重時發病率可達70%以上,引起枝葉枯死,影響產量。 [為害癥狀]主要危害葉片、葉柄和莖。葉片發病初期出現褐色至灰褐色斑點,大小2~4mm,圓形至近圓形病斑,中間灰色至灰褐色,邊緣帶淺黃色至暗褐色,病斑擴展后大的達1cm,暗黑色;濕度大時兩面均生黑霉。嚴重的病斑融合,病葉枯死。葉柄發病形成橢圓形至梭圓形病斑,略凹陷,嚴重時葉柄折斷。 [病原]病原為胡蘿卜尾孢Cercospora carotae(Pass.)Solheim,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侵染循環 [侵染]病原以菌絲在病殘體上越冬,以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和蔓延,進行初侵染,發病后病部又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溫曖潮濕利于發病。發生因素 [防治](1)農業防治。選用鞭桿紅、多倫紅、麥村金筍等優良品種。實行2年以上輪作。增施底肥,使其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2)化學防治:①播種前用種子重量0.3%的50%福美雙粉劑,或用種子重量0.3%的40%拌種雙粉劑,或用種子重量0.3%的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拌種。②發病初期噴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3~4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藥。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