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Potato dry rot 馬鈴薯干腐病是馬鈴薯貯藏期的重要病害,發生普遍。損失10%~20%。嚴重時達30%以上。 [為害癥狀]為害塊莖。發病薯外表出現稍凹陷斑塊,黑褐色,切開病薯,腐爛組織呈黑色,黑褐色,淡褐色或黃褐色,病情進一步發展,病薯形成空洞。病斑多發生在塊莖臍部,初期在塊莖病部表面呈暗色的凹痕,逐漸發展使薯皮變成典型的皺縮或形成不規則的同軸褶疊。發病重的塊莖病部邊緣呈淺灰色或粉紅色多泡狀突起,剝去表皮,病組織呈淡褐色至黑色粒狀并有暗紅色斑。髓部有空腔,干燥時白色菌絲充滿空腔濕度大時,發病部位呈肉紅色糊狀物,無特殊氣味濕度低時,內部患病組織呈褐色并變干,至干硬而皺縮。 [病原]病原為深藍鐮孢菌Fusarium coeruleum (Lib.) Sacc.和腐皮鐮孢霉Fusarium solani (Mart.) App.et Wollenw.,均屬半知菌亞門真菌。(1)形態。菌絲白色,絮狀或卷毛狀。在PSA培養基表面形成大量肉色粉狀孢子堆,菌落透光看時呈放射狀,并使培養物呈肉紅至淡橙紅色,或稱之為硫色。分生孢子彎曲,擬紡錘形,披針形,背腹面明顯,具有顯著的頂端和足細胞,成熟時具分隔,在不同基質和不同培養條件下分生孢子大小有差異。厚垣孢子極稀疏,間生,球形,單生或呈短串狀著生,或生于大型分生孢子的細胞中。(2)特性。菌絲生長率52.75mm;菌絲適宜生長溫度為20~25℃。在PSA培養基23.5℃,每天12小時光照的生長箱中培養3天即形成大量硫色粉狀孢子堆;在30℃下培養7天,產生大量畸形分生孢子及次生分生孢子,隨培養時間推移,菌落呈不規則形;35℃下培養7天后,將培養皿移20℃,病菌可正常生長。 [侵染](1)越冬。病原菌主要存在于病殘組織、土壤中。(2)侵入。主要通過收挖、運輸期間所造成的傷口、擦傷表皮的塊莖侵染,也可通過其他病害所造成傷口侵入,還可通過塊莖皮孔、芽眼等自然傷口侵入。 [發生規律]被侵染的種薯腐爛,污染土壤,污染的土壤又會附在收獲的塊莖表面。適宜生長溫度為20~25℃,5℃時生長緩慢。貯藏后前2個月發病較輕,2個月后隨著貯藏時間延續,該病危害逐漸加重。窯藏馬鈴薯較窖藏馬鈴薯發病重,當窖溫較高、濕度較大時,大量貯藏的薯塊發病較重。翻窖、倒窖次數多,易造成新的機械損傷,對該病菌的侵入提供了有利條件,發病重。此病與生長期的降雨量沒有明顯關系。 [防治]新薯入窖貯藏前要將內雜物清掃干凈,并用點燃的硫磺粉熏蒸。入窖時嚴格剔除病、傷和蟲咬的塊莖,并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預貯堆放3天左右,使塊莖表面水分充分蒸發,使傷口愈合,形成木栓層、防止病菌的侵入。在貯藏前用多菌靈、甲霜靈錳鋅等藥劑處理塊莖,也可在貯藏期間,使用煙霧劑處理,煙霧劑處理可使病薯病害部位表層干枯,可有效防止病菌向鄰近塊莖侵染。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