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Downy mildew of beet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葉片,初生許多淺褐色圓形至多角形斑點,病斑擴大后,病部中間變為灰白色,病斑邊緣褐色至暗褐色。 [病原]病原為蝕子匍柄霉Stemphylium consortiale (Thum.)Groves et Skolko,屬半知菌亞門。分生孢子梗屈膝狀,暗色,單生或束生,分枝或不分枝,頂端不膨大。分生孢子褐色,略呈卵圓形,大小(18~25)μm×(14~17)μm,表面具粗瘤。 侵染循環 [侵染]病菌以子囊痤隨病殘體留在土中越冬。條件適宜時釋放子囊孢子進行初侵染。發病后,病部又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蔓延,進行再侵染。 [發生規律]該菌屬弱寄生菌,長勢弱或發生凍害的田塊易發病。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采用高畦或起壟種植,合理密植,雨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2)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噴3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3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 1 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隔7~10d噴1次,連續3~4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