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Tea leaf blight異名茶樹葉枯病 茶云紋葉枯病是最常見的茶樹葉部病害,各茶區(qū)普遍發(fā)生。 [為害癥狀]主要發(fā)生在成葉和老葉部位,有時也能侵染嫩葉、枝梢和果實。(1)葉片:成葉、老葉發(fā)病,初在葉尖和葉緣產生黃褐色、水漬狀病斑,漸變?yōu)楹稚⒒野紫嚅g的云紋狀,最后形成半圓形、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病斑,邊緣褐色,且具有不明顯輪紋。通常在病斑的正面散生或輪生許多黑色的小粒點,即分生孢子盤。成、老葉上的病斑很大,可擴展至葉片總面積的3/4,可引起大量的落葉。嫩葉、嫩芽發(fā)病后,產生褐色病斑,并逐漸擴大,直至全葉,后期葉片卷曲,組織死亡。(2)枝干:嫩枝發(fā)病后,出現(xiàn)灰色斑塊,漸枯死,可向下擴展至木質化的莖部。(3)果實:果實發(fā)病,病斑初為黃褐色,最后變?yōu)榛疑渖现谏×|c,有時病斑開裂。 [病原]山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Massee,屬半知菌亞門有性態(tài)為山茶球腔菌Guignardia camelliaeCooke) Butler,屬子囊菌亞門。(1)形態(tài):①分生孢子盤直徑為180~320μm,生于葉片的表皮下,成熟時突破表皮外露,并釋放大量的分生孢子。②分生孢子梗。小為(9~18)μm×(3~5)μm,頂生1個分生孢子,梗叢中有剛毛間生。③分生孢子。長橢圓形或圓筒形,兩端圓或略彎,無色,單胞,大小(13~23)μm×(3.3~6.6)μm,內含1~2個油球。④子囊殼。球形至扁球形,黑色,大小160~200μm,孔口直徑7~18μm。子囊殼散生在病部兩面,半埋生。⑤子囊。卵形或棍棒形,端圓,基部具小柄,大小(40~66.5)μm×(9~18)μm,內含子囊孢子8個,排成2列。⑥子囊孢子。紡錘形,單胞,無色,大小(10~18)μm×(3~6)μm,有1~3個油球。(2)特性:病菌的生長適溫為23~29℃,最高溫度40℃。對高溫和低溫的抵抗力均較強。在—2~—4℃低溫下可存活30~60天,致死溫度60℃。生長最適pH為5.2~5.8。 (3)寄主:茶、油茶、山茶。侵染循環(huán) [侵染](1)病原越冬:在北方,病原以菌絲體、分生孢子盤或子囊果在病葉組織或病殘體中越冬。病殘體腐爛速度越快,病菌存活期越短。因此,茶樹上殘留的病葉是春天最主要的初侵染源。(2)傳播:春天條件適宜時,分生孢子盤釋放分生孢子,遇水后萌發(fā),長出芽管,從葉表的傷口、自然孔口侵入,也可穿透角質層直接侵入,經5~18天潛育形成新病斑,病斑上產生的分生孢子經風、雨傳播蔓延,進行多次再侵染。我國南方冬季氣溫較高,病菌無明顯的越冬現(xiàn)象,分生孢子可全年產生,周年侵染。北方茶區(qū)病葉中發(fā)現(xiàn)有子囊殼越冬的現(xiàn)象,但在病害的侵染循環(huán)中的作用遠不及分生孢子盤和菌絲體重要。 [發(fā)生規(guī)律](1)寄主抗性。品種間有明顯的抗病性差異,大葉種較小葉種易發(fā)病。(2)環(huán)境因素。①高溫高濕有利于病害的發(fā)生。旬平均氣溫大于或等于26℃,平均相對濕度大于80%,如遇大面積發(fā)病品種,病害往往容易流行。②常遇臺風襲擊的茶園,茶樹葉片上傷口較多,利于病菌的侵入。(3)栽培因素。日灼病斑有利于病菌侵染,可加重病害發(fā)生。采摘過度、樹勢衰弱或遭受凍害、蟲害的情況下,發(fā)病也重。臺刈、密度過大及扦插茶園,發(fā)病重。④管理粗放、雜草叢生的茶園,病害發(fā)生較重。形態(tài)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1)農業(yè)防治:①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如龍井、福鼎、清明早、鐵觀音、臺茶13號、毛蟹、瑞安白毛茶、福鼎白毫、藤茶、梅占、龍井群體種等較抗病。②秋茶采完后及時清除地面落葉并進行冬耕,把病葉埋入土中,減少下年菌源。③及時清除園中雜草,增施有機肥料,提高茶樹抗病力。加強茶園管理,做好防凍、抗旱和治蟲工作。在秋茶結束后,要進行1次深中耕,結合中耕將病葉埋入土壤,以減少侵染來源。④園中出現(xiàn)發(fā)病中心時,可震動樹體,大部分病葉受振后脫落,收集后集中燒毀。早春修剪茶園后,要將枯枝落葉清理出茶園,并燒毀,以壓低初侵染源。(2)化學防治:①深秋或初春噴1次0.6%~0.7%石灰半量式倍式波爾多液,以減少越冬菌源,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800~9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 1 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800~1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采摘期內最好不要用藥,必要時可采用“挑治”的方法,掌握在發(fā)病盛期前噴藥防治。②非采摘茶園可噴3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 5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lián)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