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 茶枝梢黑點病僅我國有報道,現全國各主要產茶區均有發生。 [為害癥狀]病害多發生在當年生的半木質化的枝梢上。受害枝梢初期出現不規則形的灰色病斑,以后逐漸向上、下擴展,長可達10~15cm。此時,病斑呈現灰白色,其表面散生許多黑色帶有光澤的小粒點,圓形或橢圓形,向上凸起,即病菌的子囊盤。發病重的園塊枝梢芽葉稀疏、瘦黃,枝梢上部葉片大量脫落,嚴重時,全梢枯死。 [病原]病原為一種薄盤菌Cenangiumsp.屬子囊菌亞門。子囊盤杯狀,黑色,略具光澤,革質,大小0.5mm,無柄,無子座。子囊直或稍彎,棍棒狀,大小(114~172)μm×24μm,內含子囊孢子8個。子囊孢子單胞,無色透明,長橢圓形至梭形,有的稍彎曲,大小(22~42)μm×(5.5~7.5)μm。子囊在子囊的上部排成雙行,下部則為單行或交叉排列。側絲側絲生在子囊間,大小(66~363)μm×(3.3~4.4)μm。 侵染循環 [侵染](1)菌源。該病屬單循環病害,1年只侵染1次,無再侵染。病原以菌絲體或子囊盤在病梢組織中越冬。(2)傳播。春天條件適宜時產生子囊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枝梢。(3)發生時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產生新子囊,5月中旬至6月中旬進入發病盛期。 [發生規律](1)寄主抗性。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發芽早的茶樹品種易發病。(2)環境因素。①氣溫20~25℃,相對濕度高于80%利于該病發生和擴展。②當氣溫上升到30℃以上,相對濕度低于80%時,病菌生長發育受到抑制,病害也停止發展。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因地制宜地選用抗病品種,但應避免大面積連片種植單一品種。及時剪除病梢,攜至茶園外集中燒毀。發病重的要重剪,可有效地減少初侵染源,減輕發病。(2)化學防治:發病盛期前及時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