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異名小背袋蟲 茶小蓑蛾又稱小背袋蟲。國內主要分布于淮河以南,東至沿海、臺灣,北自安徽、湖北、河南,南至海南,西至云南、貴州、四川,國外分布于日本、斯里蘭卡。除危害茶樹外, 尚能加害山茶、油茶、杏、梨、白楊、梧桐、紫荊、白蘭等多種植物和林木。 [為害癥狀]幼蟲咀食葉片,使之斑駁破爛。1、2齡幼蟲咬食葉肉,留一層表皮,被害葉呈不規則形枯斑;3齡后穿孔,有時也咬食枝梢和幼果表皮。病原物侵染循環發生因素發生規律與茶蓑蛾基本相同。寄生性天敵對茶小蓑蛾種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已發現的有小蓑蛾瘦姬蜂、蓑蛾瘦姬蜂、裙腹瘦姬蜂、桑蟥聚疣姬蜂、駝姬蜂、大腿蜂等。 [形態](1)護囊。幼蟲成長時護囊長約7~12mm,枯褐色,內壁灰白色,絲質,質地堅韌,囊外貼粘茶末狀細片,化蛹時在囊的上端有一長絲柄系于枝葉上 。(2)成蟲 雄蛾體長4.0~4.5mm,翅展11.5~13.5mm,體翅深茶褐色,觸角羽狀,體表披白色細毛,腹面毛密而長,后翅底面銀灰色,有光澤。雌成蟲蛆狀,體長6~8mm,頭咖啡色,胸腹部米白色 。(3)卵 長約0.6mm,橢圓形,乳黃色。(4)幼蟲 成長時體長5.5~10.0mm。頭咖啡色,多深褐色花紋。體色黃白,前胸背面咖啡色,中、后胸背面各有咖啡色斑紋4個。腹部第八節背面有褐色斑點2個,第九節有4個,臀板深褐色,并有4對剛毛。(5)蛹 雄蛹長4.5~6.0mm,茶褐色,翅芽伸達第四腹節,腹末有短刺2枚。雌蛹蛆狀,5.0~7.0mm,黃色 ,頭小,腹末也有短刺2枚。 生活習性 [習性]茶小蓑蛾在廣東年發生3代。雄蛹均在白天羽化。卵的孵化率高,卵期5~7天。初孵幼蟲自離開母囊至作成護囊一般只需30分鐘左右,囊由絲黏綴細碎葉片而成,初為黃綠色,日后變枯褐色,3齡以后護囊外常黏附有碎葉片和枝皮。1、2齡幼蟲咬食葉肉,留一層表皮,被害葉呈不規則形枯斑;3齡后穿孔,有時也咬食枝梢和幼果表皮。幼蟲在晴天日間均躲在葉背或茶叢中,黃昏后至清晨或陰天則棲息葉表。幼蟲老熟后,先在囊口吐一根長約10mm絲索,將囊懸于枝葉下,然后調轉蟲體化蛹其中。雄蟲囊多懸于茶叢下半部蔭蔽處,雌蟲囊多掛于上部葉片繁茂處。 [防治]參見茶蓑蛾。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