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Mango cicada異名白雞、白翅蠟蟬、紫絡蛾蠟蟬。 學名Lawana imitataMelichar。屬同翅目,蛾蠟蟬科。為害荔枝、龍眼、柑橘、芒果、桃、李、梅、木菠蘿、咖啡、石榴、無花果、木瓜、梨、胡椒等。分布偏南,北限未過南嶺,近年浙江縉云、湖南宜章、湖北武漢時有發生。 [為害癥狀]成蟲、若蟲群集于蔭蔽的枝干上刺吸汁液,致樹勢衰弱。排出的蜜露還誘發黑色的煤煙病,影響光合作用。 [發生規律](1)發生世代:每年約發生2代。(2)越冬及初次蟲源。以成蟲在茂密枝叢中越冬。(3)發生特點:3月天暖后恢復活動、取食、交尾、產卵后死亡。第1代卵盛見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若蟲盛發于4~5月,第1代成蟲始見于5月中,第2代卵盛見于7月中至8月中,若蟲盛發于7~8月,成蟲于9、10月陸續出現,11月此代若蟲均發育為成蟲,即以此代性未成熟的成蟲越冬。 [形態](1)成蟲。黃白色或淡綠白色,頭尖,觸角短小、剛毛狀。前翅膜質加厚、網脈,呈屋脊狀豎立覆蓋于體側背。靜止時后端上翹,頂角突出,后翅膜質,白色薄而柔軟。(2)卵。橢圓形,白色,集中產于枝條上,排列呈數行縱列窄長條狀。(3) 若蟲。體略扁平、白色、翅芽向身體后側平伸,末端平截。腹端有成束的長蠟絲,體披白色綿絮狀物。 生活習性 [習性]成蟲能飛善跳,但飛行距離短。若蟲善跳,受驚時,留下綿絮狀披覆物,迅速彈跳逃逸。卵產于枝條或葉柄組織中,數行縱列成快,每快200~300多粒。若蟲有群集性,但隨蟲齡增加而略有分散,常三五成群活動。在茂密的果園中發生較多。 [防治](1)農業防治。防止枝葉過密蔭蔽,以利通風透光。利用雨后或露水未干,白蛾蠟蟬因水沾濕,飛跳不敏捷時,用竹帚掃落成蟲、若蟲,隨即踏殺。(2)藥劑防治。選用80%敵敵畏乳劑1 000倍,或90%敵百蟲結晶500倍挑治噴殺成蟲、若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