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異名楝樹天牛、株閃光天牛、楝閃光天牛、賊老蟲等 茶天牛學名Aeolesthes indutaNEW man,屬鞘翅目,天牛科。為害茶樹、油茶、橡樹、松等。我國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臺灣、貴州、云南。 [為害癥狀]幼蟲蛀食枝干和根部,致樹勢衰弱,上部葉片枯黃,芽細瘦稀少,枝干易折斷,嚴重時整株枯死。 [發生規律](1)發生世代:2年,或2年多發生1代。(2)越冬及蟲源。以幼蟲,或成蟲在寄主枝干,或根內越冬。(3)發生因素:該天牛在山地茶園及老齡、樹勢弱的茶園為害重根頸外露的老茶樹受害重。 [形態](1)成蟲。體長23~30mm,寬8~12mm,全體灰褐色,有光澤,密被淡褐色短毛雌蟲觸角長于軀體,雄蟲則超過體長1倍復眼黑色前胸、中胸兩側膨大,背面有縱行不規則折皺,凹凸不平,凹陷黑褐色,凸起黃褐色小盾板短,端部較圓,鞘翅基部較寬,肩部有下陷刻紋,端部較狹,鞘翅上覆有黃褐色絹狀茸毛。(2)卵。乳白色,長橢圓形,長約4mm。(3)幼蟲。老熟幼蟲體長37~52mm,圓筒形,頭淡黃色,胸腹部乳白色,前胸背板有4個黃褐色斑塊,中后胸及腹部1~7節背面有肉瘤狀突起胸足細小。(4)蛹:長25~40mm,初期乳白色,后轉淡赭色。 生活習性 [習性]初孵幼蟲蛀食皮下,1~2天后進入木質部,再向下蛀成隧道,至地下33cm以上在地際3~5cm處留有細小排泄孔,孔外地面堆有蟲糞木屑老熟幼蟲上升至地表3~10cm的隧道里,做成長圓形石灰質繭,蛻皮后化蛹在繭中。 [防治](1)農業防治。茶園根莖培土,不使根莖外露,以減少成蟲產卵人工捕捉成蟲。(2)物理防治。對半喬木或喬木型茶樹在成蟲出現前,用生石灰5千克、硫磺粉0.5千克、牛膠0.25千克、水20千克調成白涂劑,將根莖和主干涂白同時,可進行燈光誘殺成蟲。(3)藥劑防治。從排泄孔注入敵敵畏、樂果等殺蟲劑40~50倍液,或用脫酯棉蘸藥塞入,然后用濕泥封閉孔口。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