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Thrips tabaci異名蔥薊馬、韭菜薊馬、蔥帶薊馬 煙薊馬學名 Thrips tabaci Lindeman,屬纓翅目,薊馬科。為害煙草、棉花、大蔥、馬鈴薯以及桑、桃、梨、杏、棗等。為世界性害蟲。我國各產煙省(自治區)均有發生,在北方為害較南方重。該蟲還可傳播番茄斑萎病毒等。我國分布遍于所有省、區,東、南、西、北4個方位分別達國境線附近,是農業害蟲中最為常見的種類之一。國外分布于世界各大洲。 [為害癥狀] 以成蟲、若蟲為害煙草葉片、生長點及花。薊馬以銼吸式口器吸取汁液,造成組織失水,生理代謝失調。煙草苗期受害,輕者葉背呈現銀灰色斑點或下陷的小斑,俗稱“白脈”,重者葉片變形。生長點受害,造成葉片肥大,形成無頭煙或多頭煙。煙草團棵期受害,葉片皺縮、變形。現蕾開花期受害,使種子發育不良。 [發生規律] (1)發生世代。黃淮煙區一年發生6~10代,東北煙區3~4代,長江以南各煙區一般10代。(2)越冬及蟲源:多以成蟲、若蟲潛伏在土縫、土塊、枯枝落葉下及未收獲的大蔥、大蒜的葉鞘內越冬,或以“蛹”在這些植株附近的土內越冬。(3)發生因素:一般在低于25℃,相對濕度60%以下時發生較重。雨水沖刷、浸泡均能使薊馬大量死亡。 [形態] (1)成蟲。體長1.0~1.3mm,體黃褐色,背面色深。復眼紫紅色,單眼3個,呈三角形排列,單眼間鬃靠近三角形連線外緣。觸角7節,灰褐色,第2節色較濃。前胸背板兩后角各有粗而長的鬃1對。翅狹長,淡黃色,透明,前翅端半部有前脈端鬃4~6根,后脈鬃14~17根,均勻排列。下腹部第2~8節背面前沿各有栗色橫紋一條。(2)卵。長約0.12mm,黃綠色,腎形。(3)若蟲。略似成蟲,共4齡。1齡若蟲體長約0.37mm,白色透明;2齡若蟲體長0.9mm,淺黃至深黃色;3齡若蟲(前蛹)和4齡若蟲(偽蛹)與2齡若蟲相似,但不活動,有明顯的翅芽。 [習性] (2)幼蟲。成蟲性活潑善飛能跳,借助風力可作遠距離遷飛;怕光,白天在葉背面及葉腋間取食;對白色、藍色有強烈的趨性,有趨嫩取食產卵的習性;不耐高濕,較耐低溫,高溫不利取食和成活。 [防治] (1)農業防治。用腐熟廄肥作基肥,苗期追施磷、鉀肥,促使植株健壯,增強植株抗性,加速傷口愈合。加強中耕管理,及時灌水和中耕除草,清潔田園,惡化薊馬的生存環境。(2)藥劑防治。噴灑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 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 2 500~3 000倍液,或5%銳勁特懸浮劑 2 5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2 000倍液,或44%速凱乳油 1 500倍液,或10%除盡乳油 2 000倍液,或40%七星保乳油 600~8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 2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 1 000~1 500倍液。隔7天噴施1次,連續3~4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