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Yellow cotton moth異名小造橋夜蛾、棉夜蛾、步曲 小造橋蟲Anomis flavaFabricius,異名Anomis erosaHubn、Anomis indicaGuenee屬鱗翅目,夜蛾科。國內各省、區均有分布,以華北、華東棉區,發生較多,國外分布于朝鮮、日本、菲律賓、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印度、錫金、巴基斯坦、泰國、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斐濟、巴布亞新幾內亞、澳大利亞及歐洲、非洲等國家。為害煙草、棉花、黃麻、苘麻、紅麻等。棉田中、后期暴食棉葉的害蟲,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為害程度因年份和地區而異。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部分棉區在一些年份都曾大量發生,造成嚴重為害。分布 國內各省、區均有分布,以華北、華東棉區,發生較多。 [為害癥狀] 幼蟲食害棉等葉片,食成缺刻或孔洞,常將葉片吃光,僅剩葉脈。棉鈴受害青鈴不能充分成熟,對棉花產量、品質影響很大。小造橋蟲以為害棉花為主,也為害麻類、煙草、大豆、向日葵等。初孵幼蟲取食葉肉,留下表皮似篩孔狀,以后可把棉葉咬成許多缺刻或空洞,甚至只留下殘缺不全的葉脈,嚴重時也吃蕾、花和幼鈴。 [發生規律](1)世代。黃河流域年生3~4代,長江流域5~6代。(2)越冬。在南方棉區,如浙江、四川以蛹在木槿、冬葵和棉花枯葉或棉鈴苞葉間越冬。在黃河流域棉區,如河北省保定、成安、武安和邯鄲以及山東聊城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在棉田雜草、棉株枯葉和錦葵上都調查到蛹態,但是否全能安全越冬,尚未明確。(3)氣候。氣候因素是影響棉小造橋蟲發生消長的主要因素,適宜于棉小造橋蟲卵的孵化和幼蟲成活的溫度為25~29℃,相對濕度為75%~95%。特別是在7~9月份,雨日多,濕度大有利于棉小造橋蟲的發生。(4)栽培。一般靠近樹林、村莊、雜草多的棉田,發生早,蟲口密度大,為害重。長勢旺的高水、肥棉田的蟲口密度又顯著高于低護棉田。天敵。捕食性天敵有中華草蛉、大草蛉、麗草蛉、小花蝽、三色長蝽、大眼蟬長蝽、窄姬獵蝽、普通長腳胡蜂、瓢蟲、青翅隱翅蟲、擬寬腹螳螂、食卵赤螨、蜘蛛,寄生性天敵有擬澳洲赤眼蜂、松毛蟲赤眼蜂、造橋蟲絨繭蜂、日本黃繭蜂、螟蛉懸繭姬蜂。 [形態]①成蟲。體長10~13毫米,頭胸部橘黃色,腹部背面灰黃至黃褐色。雄蛾觸角雙櫛狀,黃褐色。前翅黃褐色,前翅外緣中部向外突出呈角狀,翅內半部淡黃色密布紅褐色小點,外半部暗黃色。亞基線、內線、中線、外線棕色,亞基線略呈半橢圓形,內線外斜并折角,中線曲折末端與內線接近,外線曲折后半部不甚明顯,亞端線紫灰色鋸齒狀,環紋白色并環有褐邊,腎紋褐色短棒狀、上下各具1黑點。后翅淡灰黃色,翅基部色較淺。雌蛾觸角絲狀,前翅淡黃褐色,斑紋與雄蛾相似,后翅黃白色。(2)卵。扁圓形,直徑約0.6毫米,高約0.2毫米,青綠至褐綠色,頂部隆起,底部較平,卵殼頂部花冠明顯,外殼有縱橫脊交織成的方格紋,孵化前為紫褐色。(3)幼蟲。末齡幼蟲體長約33~37毫米,體黃綠色。背線、亞背線、氣門上線灰褐色,中間有不連續的白斑,以氣門上線較明顯。第1對腹足退化,第2對較短小,第3、4對正常,爬行時蟲體中部拱起,似尺蠖。(4)蛹。紅褐色,長約17毫米,頭頂中央有一乳頭狀突起,后胸背面、腹部1~8節背面滿布細小刻點,腹部末端較寬,背面與腹面有不規則皺紋,兩側延伸為尖細的角狀突起,上有臀刺3對,中央的1對粗長,兩側的臀刺末端呈鉤狀。 [習性]①成蟲。成蟲羽化、交配、產卵都在夜間,產卵以黃昏后1、2個小時內最盛。每頭雌蛾一般可產卵800多粒。卵多散產在棉株中部的成長棉葉和下部的老葉背面,少數產在上部大葉背面。成蟲有趨光性,且雌蛾比雄蛾趨光性更強,在黑光燈下以晚20~22時和凌晨3~5時誘蛾最多。白天大都隱藏在葉背及苞葉和雜草間匿藏。成蟲吸食蘋果、柑橘等果實的果汁為食。成蟲期經歷10~12天,卵期2~3天。(2)幼蟲。幼蟲多在上午孵化,孵化后不久就吃掉卵殼。初孵幼蟲極活躍,受驚滾動下落。幼蟲多數在夜間和上午為害取食。1、2齡幼蟲多數在棉株中下部取食葉片,稍大轉移至上部為害,4齡后進入暴食期。1~4齡幼蟲常吐絲下垂,隨風傳播到其他棉株上。1~3齡幼蟲食量很小,只占一生總食量的5%,4齡開始進入暴食階段,后3個齡期合計約占總食量的95%。老齡幼蟲在多在早晨吐絲折疊棉葉一角或黏連苞葉,在其內做繭化蛹。幼蟲期14~18天,蛹期6~7天。 [防治](1)農業防治。清潔田園,清除田間枯枝落葉,棉田周圍不種植木槿、冬葵等棉小造橋蟲的越冬寄主,破壞其越冬場所,減少的蟲口基數。在整枝打杈和摘除下部老葉時,將摘除的老葉和枝杈帶出田外,以防止被摘除的幼蟲又繼續在棉田為害。發生嚴重的棉田,在棉花撥桿后應清除枯枝、枯葉,集中燒毀,以殺滅越冬蛹。(2)物理防治。用黑光燈或高壓汞燈誘殺成蟲。在小造橋蟲發生季節,用楊樹枝或柳樹、刺槐、紫穗槐、洋槐等帶葉樹枝8~10根捆在一起,捆得松緊適當,倒插立在田間,使枝把稍高于棉株,10~15把/畝。每天早晨用塑料袋套住枝把拍打,使蛾子進入袋內進行捕殺。樹枝把過于干枯后應及時更換。(3)藥劑防治。一般在棉田中、后期用藥劑防治棉鈴蟲時,小造橋蟲也得到兼治。但在大發生的年份,也應抓準有利時機進行專治。7~8月份調查棉株上、中部的幼蟲,當百株3齡前幼蟲量達到100頭時,噴藥防治。藥劑可選用Bt(100億活孢子/克) 500倍液,或50%辛氰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或40%菊馬乳油2 000倍液,或90%敵百蟲1 5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