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Rape root rot異名油菜紋枯病、油菜根腐病 油菜立枯病株發病率為3%~5%,重害田高達10%~20%,嚴重威脅菜苗安全越冬。 [為害癥狀](1)幼苗:發病初期近地面的莖葉出現黑色凹陷病斑,濕度大時,病斑上長出淡褐色蛛絲狀菌絲,病葉萎垂發黃,易脫落。菜苗根莖部受害,在莖基部或靠近地面處出現褐色病斑,略凹陷,以后漸干縮,根莖部細縊,病苗折倒。(2)成株:期受害后,根莖部膨大,根上均有灰黑色凹陷斑,稍軟,主根易拔斷,斷截上部常生有少量次生須根。有的侵染莖部,并形成大量菌核。嚴重時菜苗全株枯萎,越冬期不耐嚴寒,易受凍害死苗。 [病原]病原為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半知菌亞門絲核菌屬。有性世代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擔子菌亞門亡革菌屬。(1)形態:①菌絲。菌絲初無色,后呈褐色,分枝近直角,在分枝處稍縊縮,距分枝不遠處有隔膜,菌絲寬12~14μm。老菌絲常呈一連串桶形細胞。②菌核。菌核近球形或無定形,菌核內外均為褐色,表面粗糙,不規則形。③有性世代在自然條件下不易見到,但高溫高濕,偶爾產生擔孢子。擔子無色,單胞,圓筒形或長橢圓形,頂生2~4個小梗,其上各生1個擔孢子。擔孢子無色,單胞,橢圓形或卵圓形,大小(9~15)μm×(6~13)μm。(2)特性:病菌在7~38℃均能生長,以17~28℃最適,酸堿度pH3.4~9.2均能發育,以pH6.8最適。(3)寄主:油菜、白菜、馬鈴薯、棉花、紅麻、黃麻、甜菜、煙草、大豆、花生、茄子等160余種植物。 [侵染]病原以菌絲體和菌核在土壤和病殘體內越冬。在土中營腐生活,生活力可維持2~3年,帶病土壤是主要傳染來源。 [發生規律]病菌發育最適溫度為25℃左右。高溫、連陰雨天多、光照不足易發病。在植播期遭受連陰雨造成爛耕爛種現象。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實行輪作,避免重作。油菜植播地盡量做到不連續兩年重播,避開十字花科作物重茬。選擇無病田育苗,減少根腐病初侵染途徑。因地制宜確定適宜播種期,不宜過早播種。要及時翻耕曬壟,整畦挖溝,施用腐熟的農肥。精細整地,清溝瀝水。對于低洼易積水的田塊,應采用高畦深溝栽培。合理密植,適時間苗,去除病弱苗,增強苗床透光通風性,降低植株間濕度,培育壯苗。(2)化學防治:苗床整畦時,用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 15kg/hm?,對干細土450kg,拌勻成藥土,播種前撒施畦內。發病初期噴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7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800~1 0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 1 200倍液。重病田隔7天噴1次,連續2~3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