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 蓖麻灰斑病在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四川、云南、廣西、廣東、福建、臺灣等地均有發生。
[為害癥狀]葉片發病初生黑褐色或茶褐色小斑,后病斑逐漸擴大成圓形至不規則形病斑,直徑3~10mm,中央灰白色,邊緣褐色至紅褐色。葉背長出灰黑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病原為蓖麻尾孢Cercospora ricinella Sacc.et Berl.,屬半知菌亞門。①分生孢子梗。褐色,叢生,不分枝,頂端孢痕明顯,具1~4個隔膜,大小(10~90)μm×(4~5.5)μm。②分生孢子。鞭狀,直或稍彎,基部較寬,上部稍細,無色透明,具4~10個隔膜,大小(15~120)μm×(2.5~4.5)μm。
[侵染]病原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第2年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染和再侵染。發生因素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實行3年以上輪作。收獲后清除田間病殘體,集中燒毀,然后深翻土壤。(2)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噴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 1 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