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Sorghum aphid異名甘蔗蚜、甘蔗黃蚜、蜜蟲、膩蟲、油汗 高粱蚜Melanaphis sacchari (Zehntner),異名Longiunguis sacchari(Zehntner)屬同翅目,蚜科,又稱甘蔗蚜、甘蔗黃蚜;俗名蜜蟲、膩蟲、油汗。北、東、南三個方位基本至我國國境線,西限甘肅,由此折入四川、云南。為害高粱、甘蔗等。 [為害癥狀]以成、若蚜在葉背面和莖部刺吸組織汁液,同時分泌出大量蜜露,有時滴落在葉面或莖上,油亮發光,影響光合作用和新陳代謝,致葉色變紅,莖稈酥軟早枯或彎倒,影響生長。 [發生規律](1)世代。吉林約16代,沈陽19~20代。(2)越冬。在北方,以卵在荻草的莖基部葉鞘內及高粱茬上越冬。但在高粱茬上越冬的卵,早春孵出后因無法補充營養而死亡。(3)氣候。氣溫在22~29℃之間的干旱天氣有利于高粱蚜發生。 [形態](1)成蟲。無翅胎生雌蚜,體寬卵圓形,長1.8mm,寬1.0mm。觸角6節,等于或稍長于體長之半。體黃色或淡紫色,節間斑灰黑色,第8腹節有橫帶,有時后胸及第7腹節亦有橫帶。觸角、喙、足淡色,但觸角第5節頂端及第6節、喙頂端、及足跗節黑色。尾片及尾板亦黑色。中額瘤略顯,但額瘤不顯。尾片圓錐形,有瓦紋,中部收縮,有長曲毛8~16根。有翅胎生雌蚜,體長卵形,長2.0mm,寬0.89mm。頭、胸黑色,腹部淡色,有黑色斑紋,其節間斑及氣門片黑色。觸角、喙、足大體黑色,但觸角第3節基部、喙第1、2節及足脛節基部淡色。緣瘤骨化色深,中額瘤稍顯,額瘤則顯著外傾。翅脈黑色。腹管圓筒形,端部稍收縮。尾片圓錐形,有長曲毛5~9根。(2)卵。長卵圓形,初產黃色,不久變為綠色,后為黑色,具光澤。 [習性]翌春4~5月,當地面平均溫度達10℃左右時,卵開始孵化為干母蚜。干母蚜開始在荻草的地下嫩莖上取食,以后爬至地上取食嫩葉,并營孤雌生殖繁衍后代。干母蚜生殖的后代開始都是無翅蚜,至第2代后才開始出現有翅蚜。后有翅蚜向高粱田遷移為害。其發生一般從植株的底部葉片開始,不斷向上部葉片擴展,最后達到全株莖葉均布滿蚜蟲。高粱蚜繁殖力很強,~頭孤雌胎生蚜平均可產仔蚜約50頭,最高可達181頭。而且耐高溫能力特強,其發生為害盛期正處一年中最高溫度的伏天,3~5天即可增殖~代。隨著田間高粱生長日趨成熟,氣溫日趨下降,當平均氣溫降至14℃左右時,在營養及氣溫雙重影響下,田間出現性母蚜,并產生雄性蚜。雄性蚜有翅,飛回越冬寄主荻草附近,與常年生活在荻草上的無翅雌蚜交尾,產卵于荻草上越冬。高粱蚜一年中大致可發生4次大的遷飛。第1次是在高粱出苗后,有翅蚜離開越冬寄主,開始進入高粱田,造成田間的初期蚜量。第2次是有翅蚜大批由田外遷入田內,造成上升期蚜量。第3次是已進入田間的有翅蚜,在田間從點片發生向全田擴散,是嚴重為害前期。第4次是有翅雄蚜遷回越冬寄主附近,與無翅雌蚜交尾,在荻草上產卵越冬。卵多產在高粱茬及宿根性雜草~荻草的莖基部葉鞘內,干母蚜體形與無翅胎生蚜相似,但觸角5節,而后者為6節。 [防治](1)農業防治。用高粱與大豆6∶2間種栽培法,可明顯減少高粱蚜發生及為害。冬麥區可在冬小麥中套種高粱,利用麥田中蚜蟲天敵,控制高粱蚜,效果顯著。(2)藥劑防治。對高粱蚜的藥劑防治,宜在早期點片發生期及為害盛期前進行,首先要做好蟲情調查,在高粱苗期當高粱蚜剛剛遷入高粱田(約6月中上旬)后,選株進行蚜量調查,當有蚜株率達30%~40%,出現“起油株”,或者說百株蟲量超2萬頭時,即需防治。可選用2.5%溴氰菊酯5 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5 000倍液噴霧。由于高粱品種的抗藥性不同,大面積防治前要做好藥害試驗。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