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Black sugarcane beetle異名甘蔗黑色蔗龜、黑色金龜子,臺灣稱黑圓蔗龜、隱紋黑色金龜甲 學名 Alissonotum impressicolleArrow,屬鞘翅目,犀金龜科。為害甘蔗、玉米、高粱、旱稻等。北限未過長江,南至臺灣、海南及廣東、廣西、云南,東部濱海,西達云南。兩廣蔗區有時為害較重。國外分布于菲律賓、越南、緬甸、印度、毛里求斯。 [為害癥狀]突背蔗龜以成蟲咬食蔗株基部,形成半球形缺口,引起地上部蔗株有1~2片葉干枯,若咬食更深,則造成枯心;以1~3齡幼蟲取食蔗根,并在地下部蛀成孔洞,使蔗株易遇風折倒,影響甘蔗產量和品質。 [發生規律](1)發生世代。一年發生1代。(2)越冬及蟲源。以老熟幼蟲在地下越冬。(3)發生因素。成蟲在土中棲息的深谷與土壤溫、濕度有一定的關系,當土溫在30℃以下,土壤含水量為66.6%左右,其活動土層為3~6cm,即在甘蔗種苗以上的土層活動;如土溫較高而土壤較干燥時,則潛入較深土層中。每年成蟲出現,為害時間與降雨量有密切關系,常常在降雨后成蟲才出土。 [形態](1)成蟲。體長15~18mm,胸寬7.1~9.0mm,初羽化時淡黃白色,漸變成黃褐色,最后為漆黑色而帶有光澤。頭部小,近三角形,前端微開叉,并有2個小突起。胸背板上密布微細刻點,小盾片成三角形,表面光滑。鞘翅上的刻點形成8條縱線。(2)卵。長2.3mm,長橢圓形至圓形,乳白色至灰白色。(3)幼蟲。共3齡。老熟幼蟲體長19~23mm,頭、足淺黃色,腹部淺黃白色,后部藍色。腹部末節腹面肛毛排列較分散。(4)蛹。裸蛹。長18~26mm,淺黃褐色,表面有網狀刻紋。 [習性](1)成蟲。5~6月份成蟲活動最盛,7月溫度過高時進入夏蟄,8月復蘇繼續取食,并在土中交尾產卵,卵產在蔗頭根際的土壤中。成蟲有假死性和趨光性,白天靜伏于甘蔗植株附近表土中,夜間活動,但極少爬出土面,如遇食料不足或土中過濕、通氣不良的情況,有時也會出土在地面爬行。成蟲壽命長,約150天,產卵時間也長,所以世代重疊現象較明顯。(2)幼蟲。越冬幼蟲3月下旬開始化蛹,4月中下旬開始羽化。 [防治](1)農業防治。①提倡與水稻、甘薯、豆類或黃麻等作物輪作,可以大大減輕受害。②越冬幼蟲化蛹前后深耕,可使蛹和幼蟲暴露在土表或直接殺死。③早晨在蔗頭附近,挖開松碎泥土3~7cm,捕捉成蟲、幼蟲。④每年春、夏季引水入田,浸10余分鐘,當成蟲爬出浮于水面時,將成蟲收集殺死,然后將水排去。收獲后不留宿根的蔗田,可以引水入田,蓄水淹浸6天以上,可將蔗田中的幼蟲全部殺死。(2)物理防治。4月下旬至6月上旬用黑光燈誘殺成蟲。(3)藥劑防治。用40%樂果乳油 800倍液浸種2~3分鐘,然后下種。在蔗株生長期,可于受害蔗株旁挖穴澆灌40%辛硫磷乳油 2 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2 0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