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異名焦條黃夜蛾 焦條麗夜蛾學名Xanthodes graellsi Feisthamel,屬鱗翅目夜蛾科,又稱為焦條黃夜蛾。為害棉花、錦葵、花葵、苘麻、向日葵、芙蓉等,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北、陜西,臺灣、廣東、廣西、云南、西藏。 [為害癥狀]1~2齡幼蟲取食葉片背面的葉肉,留下表皮,3齡以后咬食葉片成缺刻;5~6齡為暴食階段,取食棉葉,只剩葉脈,有時也為害花冠和萼片 [發生規律](1)發生世代。華中棉區一年發生3~4代。(2)越冬及蟲源。以蛹越冬5月上旬越冬代成蟲羽化后飛至棉田產卵,6月中下旬進入幼蟲為害盛期7月上中旬為2代成蟲產卵盛期,7月上旬至8月上旬進入2代幼蟲為害盛期8月下旬、9月中旬是3代、4代幼蟲為害期,世代重疊。(3)發生因素:①氣候因素成蟲產卵盛期遇有降雨量大、濕度高,產卵量也高氣溫25~29℃,相對濕度80%最為適宜②栽培因素一熟棉田發生早,前期受害重;兩熟棉田發生晚,后期受害重棉田附近種植苘麻、向日葵,發生量大。 [形態](1)成蟲。體長16~19mm,翅展約40mm頭及前胸前部粉白色,胸部其余部分黃色,下唇須尖端、額部兩側及觸角褐色前翅黃色,微帶幾個分散的小黑點,亞基線、外橫線、亞外緣線隱約可辨,呈褐色,中部外凸成齒形,第2肘脈基部、翅尖后方和外緣以內的一個大致三角區為暗褐色,外緣線濃褐色廠緣毛灰褐色后翅黃色,微帶光澤,基部較淡,緣毛灰褐色腹部腹面灰白帶淡褐色,背面黃褐色,節間微深前、中足脛節黃褐色。(2)卵。饅頭形,每條橫道與縱棱交叉處有小棘一個。(3)幼蟲。體型中等,后端較細頭部橘黃色,有許多黑褐色隆起的顆粒體綠色,背線灰白色,各節背面的4個毛突黑褐色,1~5腹節在背面的前后兩毛突間有一黑褐條斑,各節背面毛突前后各有較窄的黑褐色條紋一前胸盾板灰黃色,上有黑褐斑臀板黃色,無褐斑胸足和腹足均為黃綠色。 生活習性 [習性](1)成蟲。成蟲多在夜間羽化,晝伏夜出羽化2~3天后開始產卵,多在夜晚產卵于嫩頭和嫩葉背面卵散產,每雌可產卵200~300粒。(2)幼蟲。幼蟲多在白天孵化初孵幼蟲可吐絲下垂,隨風轉移,幼蟲老熟后入土作土室化蛹,入土深度約2.6cm,以老熟幼蟲在土中越冬。 [防治]防治其他棉蟲時可兼治此蟲發生重的棉區,也可在卵孵化盛期或1、2齡幼蟲期噴灑8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或50%辛硫磷丁乳油 1 5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