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Cotton mirids異名棉盲蝽、盲椿象、番花蟲、天狗蠅、小臭蟲 綠盲蝽Lygocoris lucorumMeyer~Dur屬半翅目,盲蝽科,又稱棉盲蝽、盲椿象、番花蟲、天狗蠅、小臭蟲等。全國各地均有分布,為害桑樹、茶樹、棉花、豆類、麻類、蘋果、梨、桃、等,是棉桑、桑麻混栽區重要害蟲。 [為害癥狀]為害棉花子葉,可至頂芽枯死,形成無頭苗;真葉受害,頂芽被刺穿,形成黑斑,激發不定芽萌發,枝條叢生形成多頭苗;為害嫩頭稍大的葉片,葉片仍能生長,但組織死亡形成孔洞,越近主脈破碎越重,如連續為害,空洞葉片越多,棉株如患破葉瘋病,枝葉叢生,大量脫落;為害花蕾,造成落花、落蕾。為害茶樹,被害幼芽呈現許多紅點,而后變褐,成為黑褐色枯死斑點。芽葉伸展后,葉面呈現不規則孔洞。孔洞邊緣組織較厚而光滑,葉緣殘缺破爛。受害芽葉生長緩慢,葉質粗老,芽梢細瘦縮短,葉片對夾,以至枯竭不發。 [發生規律](1)世代。黃河流域每年發生4~5代,長江流域5代,華南地區多達7~8代。(2)越冬。以卵在棉花、茶樹、果樹等寄主植物莖桿、幼芽、殘茬、斷枝切口處越冬。棉田內修剪后頂端枯死的細枝條、疏松的莖髓部、枯鈴殼的皮層下等處,越冬卵也多,也有部分產在老葉的主脈和葉邊緣,常隨葉片枯碎散落在土內越冬。(3)時期。3~4月平均溫度高于l0℃或連續5日均溫達11℃,相對濕度高于70%,卵即開始孵化,第1、2代若蟲多生活在紫云英、苜蓿等綠肥田中。5月初羽化為成蟲,6月上旬第2代成蟲開始遷入棉田,8月下旬后,因棉株花蕾減少,又逐漸遷到正在開花的其他植物上為害,11月開始越冬。(4)氣候。春季寒潮的侵襲對初孵幼齡若蟲生存有不良影響。4、5月份雨水偏多,蟲口較多,春茶受害趨重。6~8月降雨偏多也有利于其發生為害。(5)栽培。寄主作物混栽或田塊周圍寄主作物多,發生重。偏施氮肥受害率較高。低山、平地茶園常較高山茶園蟲口為多,陽坡茶園較陰坡茶園受害為重。 [形態](1)成蟲。體長為5~5.5mm,寬2.5mm,雌蟲稍大。黃綠至淺綠色,全身被細毛。觸角比身體短,4節,第2節長度約等于第3、4節之和。前胸背板無斑紋,有微弱小刻點。小盾片、前翅革片、爪片綠色,膜質部暗灰色。(2)卵。長茄形,初產白色,后成淡黃色,上端有乳白色卵蓋,中央凹陷兩端較突起。(3)幼蟲。初孵若蟲短而粗,取食后呈綠色或黃綠色,觸角第1節膨大。5齡若蟲體色鮮綠色,附有黑色細稱、觸角淡黃色,末端稍深,翅尖達腹部第5節。足綠色,脛節著生黑色微毛,有刺 [習性](1)成蟲。綠盲蝽成蟲飛行力強,爬行迅速,喜食花蜜。晴天日間隱匿于茶叢等隱蔽處,晨昏、夜晚和陰雨晝間爬出為害。成蟲為害有趨嫩性,喜為害幼嫩部位。成蟲壽命長,產卵期30~40天,世代重疊。成蟲羽化后6~7天開始產卵,第1代每雌平均產卵可達300多粒,后隨代數的增加而減少至數十粒。卵散產,非越冬代卵多散產在寄主嫩葉、莖、葉柄、葉脈、嫩蕾等組織內,外露黃色卵蓋。每雌可產卵約100粒。(2)幼蟲。若蟲孵化即可刺害幼芽,1頭若蟲羽化前刺吸達1 000次之多,且隨齡期增長為害加重,因此盡管蟲口密度不大,芽葉被害癥狀比比皆是。溫度為20℃時,卵期11~12天,若蟲期20天左右。 [防治](1)農業防治。早春及時清除棉茬、枯枝落葉,清除棉田周圍雜草,集中深埋或燒毀,防止越冬卵的孵化。春前清除田間雜草,茶叢輕修剪后隨即徹底清除剪下枝梢。調整作物結構,減少越冬寄主??茖W施肥,合理灌水,及時打頂,避免棉花在蕾鈴期旺長。(2)藥劑防治。棉田在百株有成、若蟲10頭或新被害株達3%時進行藥劑防治;茶園、桑園等在越冬卵盛孵期或始見為害狀時,即噴藥防治。藥劑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或5%抑太保乳油2 000倍液,或10%除盡乳油2 000倍液,或35%賽丹乳油2 0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