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Rice grasshopper 中華稻蝗Oxya chinensis (Thunberg)屬直翅目,蝗科。國內各稻區幾乎均有分布,以長江流域和黃淮稻區發生較重。為害水稻、玉米、高梁、棉花、豆類及蘆葦等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 [為害癥狀]成蟲、若蟲取食葉片,輕者吃成缺刻,重者全葉吃光。 [發生規律](1)世代。北方每年發生1代,南方每年發生2代。(2)越冬。各地均以卵塊在田埂、荒灘、堤壩等土中1.5mm深處或雜草根際、稻茬株間越冬。(3)時期。在江蘇,越冬卵于5月中下旬陸續孵化,6月初至8月中旬田間各齡若蟲重疊發生。7月中旬至8月中旬羽化為成蟲,9月中下旬為成蟲產卵盛期,9月下旬至11月初成蟲陸續死亡。(4)栽培。一般沿湖、沿渠、低洼地區發生重于高坂稻田,早稻田重于晚稻,晚稻秧田重于本田,田埂邊重于田中間。單雙季稻混栽區,隨著早稻收獲,單季稻和雙晚秧田常集中受害。 [形態](1)成蟲。體長15~33mm,雌蟲19~40mm,黃綠、褐綠、綠色,前翅前緣綠色,余淡褐色,頭寬大,卵圓形,頭頂向前伸,顏面隆起寬,兩側緣近平行,具縱溝。復眼卵圓形,觸角絲狀,前胸背板后橫溝位于中部之后,前胸腹板突圓錐形,略向后傾斜,翅長超過后足腿節末端。雄蟲尾端近圓錐形,肛上板短三角形,平滑無側溝,頂端呈銳角。雌蟲腹部第2~3節背板側面的后下角呈刺狀,有的第3節不明顯。產卵瓣長,上下瓣大,外緣具細齒。(2)卵。卵長約3.5mm,寬1mm,長圓筒形,中間略彎,深黃色。卵囊為茄形,mm,寬約8毫升,深褐色。卵囊表面為膜質,頂部有卵囊蓋。囊內有上、下兩層排列不規則的卵粒,卵粒間填以泡沫狀膠質物。(3)幼蟲。幼蟲一般為6齡,少數5齡或7齡。1齡體長6~8mm,觸角13節,無翅芽;2齡體長9.5~12mm,觸角14~17節,翅芽不明顯;3齡體長13.5~15mm,觸角18~19節,翅芽明顯,翅脈隱約可見,前翅芽略呈三角形,后翅芽圓形;4齡體長17~26.8mm,觸角20~22節,前翅芽向后延伸,狹長而端尖,后翅芽下后緣鈍角形,伸過腹部第1節前緣;5齡體長23.5~30mm,觸角24~27節,翅芽向背面翻折,伸達腹部第1~2節;老齡蝗蝻體呈綠色,體長約32毫升,觸角26~29節,前胸背板后伸,較頭部為長,兩翅芽已伸達腹部第3節中間,后足脛節有刺10對,末端具有2對葉狀粗刺,產卵管背腹瓣明顯。 [習性](1)成蟲。成蟲多在早晨羽化,在性成熟前活動頻繁,飛翔力強,以上午8~10時和下午16~19時活動最盛。對白光和紫光有明顯趨性。剛羽化的成蟲須經10多天后才達到卵巢完全發育的性成熟期,并進行交尾。成蟲可多次交尾,交尾時間可持續3~12小時,交尾時多在晴天,以午后最盛。交尾時雌蟲仍可活動和取食。成蟲交尾后經20~30天產卵,產卵環境以濕度適中、土質松軟的田埂兩側最為適宜。每頭雌成蟲平均產卵4.9塊,每卵囊平均有卵33粒。成蟲嗜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2)幼蟲。低齡若蟲在孵化后有群集生活習性,就近取食田埂、溝渠、田間道邊的禾本科雜草,3齡以后開始分散,遷入田邊稻苗,4、5齡若蟲可擴散到全田為害。 [防治](1)農業防治。消滅越冬蟲源,減少向本田遷移的基數。秋冬季修整渠溝、鏟除草皮,春季平整田埂、除草,可大量減少越冬蟲源。在稻蝗1、2齡期,重點對田間地頭、溝渠及周圍荒地雜草及時進行防治,以壓低蟲口密度,減少稻蝗遷移本田基數。(2)生物防治。抓住3齡前防治適期,用蝗蟲微孢子蟲以15億個孢子/畝的濃度進行防治。蝗蟲微孢子蟲是一種單細胞原生動物,為蝗蟲的專性寄生物,可引起許多種蝗蟲感病,對天敵昆蟲、人、畜、禽均安全。蝗蟲感病后可明顯影響其取食量、活動能力、雌蟲產卵量、卵孵化率等,經口傳播后在蝗蟲種群內流行,還可經卵傳至下一代,長期控制蝗害。(3)藥劑防治。抓住蝗蝻未擴散前集中在田埂、地頭、溝渠邊等雜草上以及蝗蝻擴散前期大田田邊5m范圍內稻苗上的有利時機,及時用藥。稻田防治指標為平均每叢有蝗蝻1頭。應注意在若蟲3齡前進行。藥劑可選用20%滅掃利乳油4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4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2.5%功夫菊酯乳油4 000倍液、90%敵百蟲700倍液,或25%殺蟲雙水劑600倍液。如果蝗蝻已達3齡,并且蟲口密度已到30頭/平方米以上時,可采用5%卡死克乳油與蝗蟲微孢子蟲協調噴施,以噴施面積3:1的比例進行防治(即以稻田兩渠埂間稻田為1個條帶,用3個條帶稻田噴施卡死克,施用量為70毫升/畝,1個條帶稻田噴施蝗蟲微孢子蟲,用量為20億個孢子/畝,以此重復間隔噴施。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