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Soybean fly異名豆稈蠅、豆稈穿心蟲 豆稈黑潛蠅Melanagromyza sojae (Zehntner) de Meijere屬雙翅目,潛蠅科。吉林、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貴州、甘肅、廣西、云南、福建、臺灣等省。為害大豆、赤豆、綠豆、四季豆和豇豆等豆科作物。 [為害癥狀]以幼蟲蛀食大豆葉柄和莖桿,造成莖桿中空,植株因水分和養分輸送受阻而逐漸枯死。苗期受害,根莖部腫大,大多造成葉柄表面褐色,全株鐵銹色,比健株顯著矮化,重者莖中空、葉脫落,以致死亡。后期受害,造成花、莢、葉過早脫落,千粒重降低而減產。成蟲也可吸食植株汁液,形成白色小點。 [發生規律](1)世代。在我國每年發生代數各地不同,且世代重疊。廣西柳州年發生13代以上,福建福州7代,浙江蘭溪6代,黃淮流域4~5代。(2)越冬。一般以蛹和少量幼蟲在寄主根茬和秸桿上越冬。華南部分地區全年均見為害。(3)時期。越冬蛹于4月上旬開始羽化,部分蛹可延遲到6月初羽化。越冬蛹成活率低,因此第1代幼蟲基本不造成為害。第2代幼蟲于6月上旬始盛,6月中旬末為高峰期,而蛹和成蟲的高峰期仍不明顯,只為害部分遲播的春大豆。第3代幼蟲于7月初始盛,7月上旬為高峰期,發生趨重,主要為害夏大豆。第4代幼蟲在8月初始發、8月中旬為高峰期,嚴重為害夏秋大豆,株為害率可達92%~100%。第5代幼蟲于9月初始發,9月中旬盛發。第6代幼蟲于10月上旬始發,10月中旬盛發。第5、第6代為害秋大豆,株為害率均達100%,單株蟲量達2.7~3.6頭,發生為害十分嚴重。多雨多濕的季節發生嚴重。 [形態](1)成蟲。體長2.5mm左右。觸角3節,第3節鈍圓,其背中央生有角芒1根,長度為觸角的3倍。復眼紅色。體色黑亮,腹部有金綠色或藍綠色光澤。前翅膜質透明,具淡紫色光澤。平衡棒黑色。(2)卵。長橢圓形,0.3~0.35mm,乳白色,稍透明。(3)幼蟲。體長約3.3mm,尾部較細,初齡幼蟲白色,老熟幼蟲粉紅色。口鉤每顎具1個尖銳的端齒。前氣門短小,指形,具8~9個開孔,排成2行;后氣門棕黑色,具6~8個開孔,沿邊緣排列,中部有幾個黑色骨化尖突。(4)蛹。長筒形,長約2.5~2.8mm,黃褐色。 [習性](1)成蟲。豆桿黑潛蠅成蟲早晚最活躍,多集中在豆株上部葉面活動;夜間、烈日下、風雨天則棲息于豆株下部葉片或草叢中。25~30℃是取食、交配和產卵的適溫。除喜吮吸花蜜外,常以腹部末端刺破豆葉表皮,吮吸汁液,被害嫩葉的正面邊緣常出現密集的小白點和傷孔,嚴重時可呈現枯黃凋萎。成蟲產卵于植株中上部葉背近基部主脈附近的表皮下。(2)幼蟲。幼蟲有首尾相接彈跳的習性。初孵幼蟲先在葉背表皮下潛食葉肉,形成小蟲道,經主脈蛀入葉柄。少部分幼蟲滯留葉柄蛀食直至老熟化蛹,大部分幼蟲再往下蛀入分枝及主莖,蛀食髓部和木質部,嚴重損耗大豆植株機體,影響水分和養分的傳輸。開花后主莖木質化程度較高,豆桿黑潛蠅只能蛀食主莖的中上部和分枝、葉柄,豆株受害較輕。蟲道蜿蜒曲折如蛇行狀,1頭幼蟲蛀食的蟲道可mm。每株豆桿中約有幼蟲2~7頭,可多達13頭以上。幼蟲老熟后先在莖桿或葉柄上咬一羽化孔,并在孔的上方化蛹。羽化孔可斷絕部分輸導組織而使植株折斷或枯死。 [防治](1)農業防治。調整種植結構,發展秋季瓜菜等非豆科作物合理輪作消除豆科作物連作,減少重迎茬。適當調節播種期,夏收后搶時播種,并選擇早中熟品種,以錯開成蟲最適宜產卵的生育期,減少產卵量。適當增施磷、鉀肥等保健栽培措施,提高寄主的抗耐力。及時處理豆秸和根茬,深翻土壤,以減少越冬蟲源。(2)藥劑防治。由于豆桿黑潛蠅為鉆蛀性害蟲,幼蟲入侵后防治困難,因此,各代防治適期應以苗期為重點,定為上代成蟲盛發期至當代卵孵高峰期,兼治上代成蟲。大田噴灑1.8%阿維菌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21%滅殺斃乳油3 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21%滅殺斃乳油3 0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3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第1次噴藥后,每隔7天左右噴第2次,連續3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