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Bacterial leaf spot of sorghum 高粱細菌性斑點病主要分布在吉林、湖南、云南等省。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葉片。病斑圓形至橢圓形,水浸狀,大小2~10mm。初呈暗綠色,后中央變淺,邊緣紅色,有黃色暈圈。濕度大時有菌膿溢出,干燥后呈薄膜狀。病斑多時致葉片局部或全部枯死。 [病原]病原為 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 Van Hall稱丁香假單胞菌丁香致病變種。異名Pseudomonas syringae Van Hall。(1)形態。菌體短桿狀,大小(1.2~1.8) μm×(0.6~0.7) μm,單生、雙生或成短鏈狀,極生1~4根鞭毛,有莢膜,無芽孢。(2)特性。革蘭氏染色陰性,好氣性。生長適溫25~30℃,最高溫35℃,最低溫0℃。 [侵染]細菌由風、雨和昆蟲傳播。較低的溫度,12℃左右和潮濕的天氣條件利于發病 [發生規律]較低的溫度,12℃左右和潮濕的天氣條件,利于發病。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避免偏施氮肥,多施磷鉀肥,培育壯苗。適時適量灌水,地勢低洼多濕的田塊雨后及時排水。秋收后清除田間病殘體,帶出田外集中銷毀,減少來年菌源。(5)藥劑防治。在植株封行期、最遲于病害始見期開始,噴施30%氧氯化銅懸浮劑600倍液或77%可殺得懸浮劑800倍液,20%喹菌酮可濕性粉1000倍液等,隔7~15天1次,交替噴施,噴勻噴足。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