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Sorghum red stripe異名高粱紅條病 高粱矮花葉病是近年來在生產上危害很大、迅速蔓延的一種病毒病害。該病近年在河北、遼寧、京津地區蔓延迅速,且有日趨嚴重之勢,生產上應予以注意。 [為害癥狀]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后期發生較重。田間癥狀分花葉型、壞死型和 混合型3種。花葉型受害葉呈條狀褪色,與正常組織黃綠分明,沿側脈向上擴展,出現褪綠的小條點,后發展成條斑或成斷續的虛線條狀。后隨病斑擴展,病葉呈淡綠色,夾雜有深綠色的條點或斑塊,一般不變紅,形成斑駁花葉。壞死型上述條紋變紅即成為紅條,褪綠斑變紅或紅條融合即出現紅葉。紅條部分最后失水壞死。有些品種心葉變黃,后變成紫紅色或紅色卷曲。有的品種心葉未見顯癥,僅下部葉片先變紫色或部分失綠,部分沿脈出現平行的紫紅色條紋,呈紅條狀。混合型心葉出現紅色枯死條斑或擴展成枯死條斑。最后病株矮化或枯死。 [病原]病原菌主要有甘蔗花葉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簡稱ScMV;玉米矮花葉病毒Maize dwarf mosais virus,簡稱MDMV;大麥黃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簡稱BYDV。(1)形態。蔗花葉病毒病毒粒體桿狀,大小620nm×15nm。玉米矮花葉病毒線狀,大小(700~750)nm×(12~15)nm。(2)特性。鈍化溫度53~55℃,稀釋限點100~1 000倍,20℃下體外存活期1~2天。病毒有株系分化。 [侵染]病毒主要靠麥二叉蚜、禾谷縊管蚜、桃蚜、玉米蚜等傳播,種子也可帶毒,但傳毒率僅0.03% 在多種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雜草上越冬。第二年春天,取食帶毒雜草的蚜蟲飛到高粱幼苗上取食時,就把病毒傳播到高粱上。在高粱生長期間,蚜蟲可進行多次取食、遷飛,造成多次再侵染。 [發生規律]生產上越冬毒源多,易發病。早春傳毒蚜蟲數量多,春播高粱易發病。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1)種子處理:高粱播種前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泡種子15分鐘,洗凈后播種。(2)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建立無病留種田。提倡育苗采用地膜覆蓋。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減少菌源。調整播種期,避開蚜蟲發生高峰。及時防治蚜蟲,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3)藥劑防治:必要時可噴灑0.5%菇類蛋白多糖水劑300倍液,或15%病毒必克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以減輕為害。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