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Millet Bipolaris leaf spot 粟胡麻斑病在各產區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葉片,也可為害葉鞘和穎殼。(1)葉片。初生許多橢圓形或梭形小點,黃褐色至淺褐色,邊緣不明顯。隨后病斑變為褐色至黑褐色,中央灰白色,大小(3~5)mm×(2~3)mm。后期病斑表面生有黑色絲絨狀霉層。病情嚴重時,病斑相互融合,致葉片枯死。(2)葉鞘。病斑黃褐色至褐色,隨后擴展成邊緣界限不明顯的病斑,橢圓形至梭形,或不規則形。多個病斑可相互匯合成大斑。(3)穎殼。癥狀不明顯,很少出現病斑。但有時出現黑色或深褐色的小斑點。遇長期潮濕氣候條件,穎殼表面長出墨綠色至黑色的絨狀菌塊絲。 [病原]病原為狗尾草平臍蠕孢Bipolaris setariae (Saw.)Shoem.,屬半知菌亞門。有性態為狗尾草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etariae(Ito et Kurib)Drechsler et Dastur,屬子囊菌亞門。子囊座燒瓶狀,大小(240~500)μm×(220~315)μm,喙長60~125μm。子囊梭形,大小(130~150)μm×(22~32)μm,內含子囊孢子1~8個。子囊孢子線形,具5~9個隔膜,大小(200~315)μm×(6~7)μm。分生孢子梗褐綠色,直立或稍彎曲,有膝狀曲折,大小(105~156)μm×(7.5~10)μm。具2~5個隔膜。分生孢子梭狀至倒棍棒形,略彎,深橄欖色,大小(40~120)μm×(10~18)μm,具5~8個隔膜。 [侵染](1)越冬。病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2)侵入。條件適宜時,孢子萌發產生菌絲直接由表皮或氣孔侵入。后病部形成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 [發生規律](1)氣候因素。高溫高濕易發病,霧和露水可加重病害發生。(2)農業防治:酸性、砂質、保肥性差或缺少磷、鉀肥的土壤條件下易發病。[比較]粟胡麻斑病與粟瘟病的葉部癥狀相似,但粟胡麻斑病病斑兩端鈍圓,而粟瘟病的病斑兩端呈紡錘形,較尖。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施足基肥,有機肥與磷、鉀肥配合施用。收獲后清除田間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漚肥,然后深耕土壤。(2)化學防治:發病初期,選用2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稻瘟靈乳油6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600倍液,或或50%異稻瘟凈乳油500倍液噴霧。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