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Sweet potato fusarium wilt異名甘薯蔓割病、甘薯萎蔫病枯病、甘薯莖腐病 甘薯枯萎病在各甘薯生產(chǎn)區(qū)均有發(fā)生。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莖蔓和薯塊。病菌侵染莖蔓、薯塊。苗期發(fā)病,主莖基部葉片先發(fā)黃變質。莖蔓受害,莖基部膨大,縱向破裂,暴露髓部。剖視維管束呈黑褐色,裂開部位呈纖維狀。病薯蒂部常發(fā)生腐爛,橫切病薯上部,維管束呈褐色斑點。病株葉片自下而上發(fā)黃脫落,最后全蔓枯死。 [病原]病原為尖鐮孢菌甘薯專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batatas (Wollenweber) Snyderet Hansen,屬半知菌亞門。分生孢子有大、小2型。小型分生孢子卵圓形,多為單胞,大小為(5.5~9.9)μm×(1.7~2.8)μm。大型分生孢子紡錘形,上部第2、3個細胞最寬,頂細胞圓形或喙狀,3~8個分隔。小型分生孢子梗較長,分枝不多。大型分生孢子梗短。厚垣孢子球形或扁球形,光滑或有疣狀突起。 [侵染](1)越冬。病菌以菌絲和厚垣孢子在病薯內或附著在土中病殘體上越冬,在土中可存活3年。(2)侵入。病菌多從傷口侵入,沿導管蔓延。病薯、病苗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近距離傳播主要靠流水和農(nóng)具。 [發(fā)生規(guī)律](1)氣候因素。土溫27~30℃,降雨次數(shù)多,降雨量大,有利于該病流行。(2)栽培因素。連作地、砂地或砂壤土,發(fā)病重。形態(tài)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1)種薯處理。先把種薯裝筐,浸入水溫為40~45℃的溫水中浸1~2分鐘,取出后放入45~50℃的溫水中,浸泡10分鐘。浸泡時,種薯不能露出水面,并應上下左右移動薯筐,使水溫一致。浸泡后要立即上床排種,邊排種邊蓋砂土,以免被風吹受凍,而且苗床溫度不能低于20℃。此外,還可以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浸薯種10分鐘。(2)農(nóng)業(yè)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嚴禁從病區(qū)調運種子、種苗。重病區(qū)或田塊與水稻、大豆、玉米等實行3年以上輪作。結合防治黑斑病進行溫湯浸種,培養(yǎng)無病壯苗。有機肥要充分腐熟后才可施用。田間發(fā)現(xiàn)病株應及早拔除,妥善處理。(3)藥劑防治:移栽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浸薯苗20分鐘,取出晾干6~8小時后扦插。必要時噴灑50%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lián)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