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Amphipoea fucosa異名麥秀夜蛾 秀夜蛾,學名Amphipoea fucosa (Freyer)。又稱為麥秀夜蛾,屬鱗翅目,夜娥科。為害小麥、大麥、黍、糜等麥類及玉米等,受害作物一般減產10%~20%,嚴重發生時減產40%~50%,是春麥區重要的麥類害蟲。北起黑龍江、內蒙古、新疆,南限由東向西,逐漸南傾,河北見于宣化,陜西見于關中平原,青海見于東部農業區,并再西延而至西藏的昌都、八宿、類烏齊、波密及扎達東鄰前蘇聯東境及朝鮮北境,西向止于新疆、西藏甘肅。 [為害癥狀]幼蟲3齡前蛀莖為害,4齡后從麥稈的地下部咬爛入土,并吐絲與其分辯綴成薄繭,棲息在薄繭內繼續為害附近麥株,致小麥呈現枯心或全株死亡,造成缺苗斷壟。 [發生規律](1)發生世代。北方春麥區一年發生1代(2)越冬及蟲源。以卵越冬 [形態](1)成蟲:成蟲體長13~16mm,翅展30~36mm,頭、胸部黃褐色,腹背灰黃色,腹面黃褐色前翅灰黑色或銹黃色,基線色淺,內線、外線各2條,中線1條,共5條褐線且明顯環紋、腎紋白色或銹黃色,上生褐色細紋,邊緣暗褐色亞端線色淺,外緣褐色,緣毛黃褐色后翅灰褐色,緣毛、翅反面灰黃色。(2)卵:卵半圓形,初產時乳白色,經3、4天變為褐色。(3)幼蟲:末齡幼蟲體長30~35mm,體灰白色,頭部黃色,四周具黑褐色邊,從中間至后緣有4個黑褐色斑從前胸后緣至腹部第9節的背中線兩側各具1條紅褐色寬帶亞背線略細,氣門線較粗,均為紅褐色腹部第8節前后各生2塊黑褐色斑,第9腹節背面生6塊黑褐色斑,中間2塊較大臀板黃色,前緣有黑揭色邊,其中間有2塊黑褐色斑及近后緣有4個黑褐色小斑,排成~線。(4)蛹:蛹棕褐色,背面5~8節的前緣有明顯的刻點,尾刺2根,末端呈彎鉤狀雌蛹生殖孔位于腹面第8節,雄蛹位于第9節 [習性](1)成蟲:成蟲白天隱藏在地邊、渠邊草叢下或田內作物下或土縫中,傍晚飛出取食,交尾后在晚上20~21時把卵產在小麥莖基葉鞘內側距土面1~3cm處,每雌產卵3~21塊,共產卵90~400粒,卵粒排成2~3行成1塊,每塊約30粒,產卵歷期5~8天。(2)幼蟲:幼蟲蛀莖并有地下害蟲的特點,幼蟲期共50多天,一般蛻皮5次,老熟后在受害株附近1~3cm土內化蛹,蛹期20天左右。 [防治](1)農業防治。①合理輪作,尤其是水旱輪作,可顯著減少秀夜蛾的發生②深翻土地除茬滅卵,集中燒毀可減少蟲源翻地深度超過15cm初孵幼蟲大部分不能出土③小麥三葉期澆水,這時正值初孵幼蟲為害盛期,澆水后可減輕為害。(2)物理防治。成蟲盛發期,大面積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在產卵之前。(3)藥劑防治。發生嚴重地區或田塊,隨播種施4%辛硫磷GR 30~45kg/hm2,對初孵幼蟲防效80%以上幼蟲期可用80%晶體敵百蟲1 000倍液灌根。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