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wheat earworm異名麥穗蟲 麥穗夜蛾,學名Apamea sordens (Hufnagel),屬鱗翅目,夜蛾科。別名麥穗蟲。分布在內蒙古、甘肅、青海等省。 寄主 小麥、大麥、青稞、冰草、馬蓮草等。 [為害癥狀]麥穗夜蛾以幼蟲為害。初孵幼蟲在麥穗的花器及子房內為害,2齡后在籽粒內取食,4齡后將小麥旗葉吐絲綴連卷成筒狀,潛伏其中,日落后出來為害麥粒,僅殘留種胚,致使小麥不能正常生長和結實。 [發生規律]麥穗夜蛾每年發生~代,以老熟幼蟲在田間和芨芨草墩下越冬。4月越冬幼蟲開始活動,4月下至5月中旬幼蟲在土表作繭化蛹。蛹期1.5~2個月,羽化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成蟲日伏夜出,取食小麥花粉。卵多產在小麥第一小穎內側或子房上,一般卵以塊狀產下,用膠質物粘合在~起,每塊有卵7~30余粒,卵期13天左右。幼蟲7齡,初孵幼蟲取食花器與子房,個別有為害穎殼內壁表皮層,一般l~2頭或8~9頭群集在-粒麥種為害,2齡后即在籽粒內食害, 4齡進入暴食期,將小麥旗葉吐絲綴連成筒狀,白日潛伏其中,日落后出來取食麥粒,僅殘留種胚,天亮前停食,每頭幼蟲可食害小麥30粒左右,幼蟲為害期平均 2~2.5個月。小麥收獲后,幼蟲轉移到土表層內,并可在麥捆下繼續取食,9月中旬后陸續在土中作土室越冬。 [形態]成蟲 灰褐色,體長工6~19mm,翅展40~42mm。前翅基劍紋黑色,環狀紋和腎狀紋銀灰色,外緣有7個小黑點,并密生緣毛。卵 圓球形,初產乳白色后變灰黃色,卵面第-層有菊花形紋,第二層不規則形。幼蟲 灰褐色,老熟幼蟲體長26mm,頭部深黃褐色,中央有1深褐色八字紋。背線白色。蛹黃褐色至棕紅色,長18-20mm。 為害作物:小麥、大麥、青稞和芨芨草、冰草等雜草 [防治](1)黑光燈誘殺:在成蟲產卵前用黑光燈誘殺(可結合其它害蟲同時進行)。 (2)化學防治 用80%敵敵畏乳油,或90%晶體敵百蟲1-000~2000倍液,或 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每畝用藥液75公斤。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