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Corn sheath blight 玉米紋枯病是一種土傳病害,在世界各玉米產區普遍發生,在我中南方夏玉米區發病較為嚴重。一般田塊發病率為10%~30%,重病田達50%以上,甚至100%。隨著玉米種子面積的迅速擴大和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紋枯病發展蔓延迅速,已成為制約玉米持續增產的主要障礙。 [為害癥狀] 從苗期至成株期均可發生。主要為害葉鞘、葉片、果穗及莖稈。 最初多由近地面的葉鞘發病,由下而上逐漸發展,病斑開始時呈水漬狀,橢圓形或不規則形,中間灰白色,邊緣淺褐色,隨后病斑擴大或多個病斑融合形成云紋狀大斑,包圍整個葉鞘,致使葉鞘腐敗,葉片早枯,嚴重時侵入莖稈。莖稈被害,病斑褐色,不規則,后期莖稈質地松軟,組織解體,露出維管束,病株極易倒伏。 果穗受害,苞葉上也產生褐色云紋狀病斑,內部籽粒、穗軸均變褐腐爛。嚴重時果穗干縮、霉變、穗軸腐敗,常可見部分穗發芽。 病害發生后期,在潮濕的條件下,病斑上可見白色菌絲體并陸續產生初為乳白色,后變淡褐色,最后變為深褐色的菌核。菌核形狀、大小不一,極易從病組織中脫落,遺留于土壤中。 [病原]病原為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屬半知菌亞門。有性態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Donk,在自然界不常見。 (1)形態。菌絲幼嫩時無色,老熟時淺褐色,有分枝,分枝處縊縮,在距分枝不遠處有分隔。菌核由菌絲體交織糾結而成,初為白色,后變為暗褐色,扁球形、腎形或不規則形,表面粗糙,有少量菌絲與寄主相連,靠病斑的~側稍凹陷。菌核大小不一,明顯分為外層和內層,外層由10~30層死細胞構成,約占菌核半徑的1/2左右。菌核具有萌發孔,菌核形成過程中通過萌發孔排出分泌物,菌核萌發時菌絲也由此伸出。擔子和擔孢子擔子倒卵形或圓筒形,頂生2~4個小梗,其上各著生1個擔孢子。擔孢子單胞,無色,卵圓形。 (2)特性。菌絲生長溫度為10~38℃,最適溫度為26~32℃。菌絲只有在相對濕度85%以上時,才能侵染致病。菌核在12~15℃時開始形成,在30~32℃時形成最多,超過40℃很難形成。菌核在26~32℃,相對濕度達95%以上時,10~12小時就可萌發產生菌絲。日光明顯抑制菌絲生長,但刺激菌核的形成。 [侵染](1)越冬。病原菌以菌核遺留在土壤中和以菌絲、菌核在病殘株上越冬。(2)侵入。菌核萌發產生菌絲或以病株上存活的菌絲接觸寄主莖基部表面引起發病。發病后,菌絲又從病斑處伸出,很快向上和左右鄰株蔓延,形成第二次和多次病斑。形成病斑后,病菌氣生菌絲伸長,向上部葉鞘發展,病菌常透過葉鞘而為害莖稈,形成下陷的黑色斑塊。濕度大時,病斑上也可長出擔孢子,擔孢子可借風力傳播侵染。 [發生規律](1)品種因素。一般而言,生育期長的中晚熟品種發生時間長,病情較重。(2)氣候因素。溫度20~30℃,雨日多、雨量大、濕度高,病情發展快。(3)栽培因素。玉米連作、播種過密、施氮過多,發病重。玉米單作比間作,發病重。地勢低洼、排水不良、土壤濕度大的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 以抗病品種為基礎,加強水肥管理,適當輪作,并搞好田間衛生,輔助必要的藥劑防治。 1.種植抗病品種。同一品種在不同地區和年份發病輕重的程度不同。晚熟品種因感病期長,往往重于早熟品種。 2.提早播種,改革耕作制度。早播可提高玉米對紋枯病的抗病能力。在低洼地塊實行玉米與大豆、小麥、馬鈴薯等矮棵作物間作,增加田間通風透光及土壤蒸發量,降低植株下部濕度,可減輕紋枯病的為害。玉米與非寄主作物(大豆或山芋等)輪作發病輕。此外,實行寬窄行種植、間作和合理密植對減輕病害也有明顯效果。 3.搞好田間衛生,加強水肥管理。及時消滅菌源,摘除病葉,在心葉期,2次摘除病葉,并帶出田間燒毀,切斷紋枯病的再侵染,可控制后期為害。此外,開溝排水;中耕培土;創造不利紋枯病發生的條件,促進氣生根提早形成;促進玉米健壯生長,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均可減輕紋枯病的發生。 4.藥劑防治。防治紋枯病應以保護穗位節葉及相鄰上下兩片葉即“棒三葉”為主要目標。有效藥劑以井岡霉素為主,防治最佳時期為病害發生初期。其它較好的藥劑有多菌靈、甲基硫菌靈、嘧菌酯和醚菌酯等。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