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Corn head smut異名烏米、啞玉米 玉米絲黑穗病是我國春玉米區重要病害,各大玉米產區普遍發生,造成玉米減產甚至絕收。 [為害癥狀]主要侵害玉米穗。(1)葉片。自種子萌動至五葉期都能感染玉米絲黑穗病,以三葉期前,特別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受侵染的玉米植株矮化,節間縮短,莖稈稍有彎曲,葉片密集,色濃綠葉片向上發直或葉片上有黃白條紋。(2)雄穗。雄穗發病后,部分或整個花器變形,基部膨大,內包黑粉。(3)雌穗。雌穗發病時,外觀短粗,無花絲,除了苞葉外整個果穗變成1個大黑粉包,成熟時苞葉開裂散出黑粉,內混有許多絲狀物,是殘留的維管束組織,故稱絲黑穗病。 [病原]病原為黍軸黑粉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 (Hühn) Clint.,屬擔子菌亞門。厚垣孢子黑褐至赤褐色,近圓球形或卵形,直徑9~14μm,表面有細刺。玉米絲黑穗病與高粱絲黑穗病病菌是一個種的兩個不同生理型。玉米上的菌系不能侵染高粱,高粱上的菌系雖然可以侵染玉米,但侵染力極低。 [侵染](1)侵染源。病原菌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3年左右。病田土壤和混有病殘組織的糞肥是其主要侵染來源。附在種子表面的厚垣孢子雖可傳病,但侵染率極低,它是遠距離傳播的侵染源。(2)侵入。在玉米播種后發芽時,越冬的厚垣孢子也開始萌發,從玉米幼芽的芽鞘、胚軸或幼根侵入,并到達生長點,其菌絲隨玉米植株生育擴展,至玉米花芽分化時,進入花芽和原始穗,破壞穗部,形成大量黑粉,成為絲黑穗。 [發生規律](1)高峰期。病菌的侵染高峰在玉米三葉期以前。(2)農業防治:玉米連作年限越長,發病越嚴重。套種或夏播的玉米一般很少發病。土溫21℃、土壤含水量12%~20%,最適宜發病。高寒冷涼地塊易發病,水澆地發病輕,坡地、山地或較干旱的田塊,發病重。施用帶菌糞肥、田間管理粗紡,均可加重發病。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1)種子處理:播種前用10%烯唑醇乳油20克濕拌玉米種100千克,堆悶24小時后播種,也可用種子重量0.4%的25%三唑酮或15%三唑醇可濕性粉劑拌種。還可以選用種子重量0.2%的18.6%福?克?戊唑懸浮種衣劑,或16%福?克?唑醇懸浮種衣劑,或63%福?克?戊唑干粉種衣劑,或22%福?克?戊唑懸浮種衣劑,或7.5%克?戊唑懸浮種衣劑。(2)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春旱地區雨后搶墑播種,或坐水淺播,播前灌溉,保證土壤水分良好,都可以顯著減輕發病。間苗定苗時選留大苗壯苗,剔除病弱苗和畸形苗。有機糞肥要充分腐熟后才可施用。結合種植結構調整,實行倒茬輪作。清潔田間,拔除病株,處理病殘組織。發病重的田塊,在玉米開花期后,一旦發現病株,一定要割除并進行深埋處理,以防止病菌擴散。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