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 該病主要為害玉米的根部或莖基部,嚴重時地塊發黃率可達80%。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玉米的根部或莖基部,苗期引起根系及莖基部染病部位變褐壞死,地上部葉片邊緣出現黃褐色云紋狀斑,可致田間大量死苗。 [病原]病原為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屬半知菌亞門。有性態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Donk,在自然界不常見。(1)形態。菌絲幼嫩時無色,老熟時淺褐色,有分枝,分枝處縊縮,在距分枝不遠處有分隔。菌核由菌絲體交織糾結而成,初為白色,后變為暗褐色,扁球形、腎形或不規則形,表面粗糙,有少量菌絲與寄主相連,靠病斑的~側稍凹陷。菌核大小不一,明顯分為外層和內層,外層由10~30層死細胞構成,約占菌核半徑的1/2左右。菌核具有萌發孔,菌核形成過程中通過萌發孔排出分泌物,菌核萌發時菌絲也由此伸出。擔子和擔孢子擔子倒卵形或圓筒形,頂生2~4個小梗,其上各著生1個擔孢子。擔孢子單胞,無色,卵圓形。(2)特性。菌絲生長溫度為10~38℃,最適溫度為26~32℃。菌絲只有在相對濕度85%以上時,才能侵染致病。菌核在12~15℃時開始形成,在30~32℃時形成最多,超過40℃很難形成。菌核在26~32℃,相對濕度達95%以上時,10~12小時就可萌發產生菌絲。日光明顯抑制菌絲生長,但刺激菌核的形成。 [侵染]該病從播種至出苗期均可發生。絲核菌主要以菌核、菌絲體在土壤或病殘體中越冬。遇有發病條件即開始侵染。侵染適期為苗齡0~10天。 [發生規律]土溫低、濕度大、粘質土發病重,播種前整地粗放、種子質量不高、播種過深、土壤貧瘠易發病。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實行大面積輪作。采用高壟或高畦栽培,認真平整土地,防止大水漫灌和雨后積水。苗期注意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適期播種,不宜過早。(2)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噴灑或澆灌50%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配成藥土撒在莖基部。也可用3.2%惡甲水劑300~400倍液或95%綠亨1號(惡霉靈)精品40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