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 玉米全蝕病是近年遼寧、山東等省新發現的一種玉米根部土傳病害。 [為害癥狀]主要危害玉米根部。苗期典型癥狀是根上出現栗褐色橢圓形病斑,皮層壞死腐爛。玉米收獲前后,輕者根尖或部分根變黑褐色,重則須根和根毛大量減少,根皮變黑色,出現發亮條斑,呈現“黑腳”和“黑膏藥”癥狀。地上部分,病株自抽穗開花葉片逐漸變黃,干枯,重病株莖稈松軟,早衰倒伏。苗期雖根部發病,但由于玉米的次生根不斷再生,地上植株表現癥狀不是很明顯,只是表現為相對苗黃苗弱、生長較慢。 [病原]病原為禾頂囊殼玉米變種 Gaeumannomyces graminis (Sacc.) Arx.et Olivier var.maydis Yao,Wanget Zhu和禾頂囊殼菌水稻變種在玉米上的一個生理小種 Gaeumannomyces graminis (Sacc.) Arx.et Olivier var.graminis Trans.,均屬子囊菌亞門真菌。(1)形態:病組織在PDA培養基上,生出灰白色絨毛狀纖細菌絲,沿基底生長,后漸變成灰褐色至灰黑色。經誘發可產生簡單的附著枝,似菌絲狀,無色透明;另一種為扁球形,似球拍狀,有柄,淺褐色,表面略具皺紋。玉米全蝕病菌玉米變種在自然條件下于莖基節內側產生大量子囊殼。子囊殼黑褐色梨形,直徑200~450um,子囊棍棒狀,內含8個子囊孢子,呈束狀排列。子囊孢子線形,無色。在PDA培養基上25℃培養,菌絲白色絨毛狀,菌落灰白色至灰黑色,后期形成黑色菌絲束和菌絲結。菌絲有2種,一種無色,較纖細,是侵染菌絲;另一種暗褐色,較粗壯,在寄主組織表皮上匍匐生長稱為匍匐菌絲。菌絲呈銳角狀分枝,分枝處主枝和側枝各生l隔膜,連結成“A”字形。(2)特性。苗期接種對玉米致病力最強;該菌在5~30℃均能生長,最適溫為25℃,最適pH6。(3)寄主:高粱、谷子、小麥、大麥、水稻等,不侵染大豆和花生。 [侵染]該菌是較嚴格的土壤寄居菌,只能在病根茬組織內于土壤中越冬,是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在土壤中至少可存活3年。病菌從苗期種子根系侵入,后病菌向次生根蔓延,致根皮變色壞死或腐爛,為害整個生育期。該菌在根系上活動受土壤濕度影響,5、6月份病菌擴展不快,7~8月份氣溫升高雨量增加,病情迅速擴展。沙壤土發病重于壤土,洼地重于平地,平地重于坡地。施用有機肥多的發病輕。7~9月高溫多雨發病重。品種間感病程度差異明顯。丹玉13號、魯玉10號、自交系M017較感病。 [發生規律]有機質含量少、使用鉀肥不足的地塊,發生較重。高溫、高濕利于該病的流行大發生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玉米全蝕病是土傳病害,因此必須采取以種植抗病品種、輪作、增施農家肥等農業技術為主,結合藥劑處理種子,穴施顆粒劑或施用MB型玉米專用肥等綜合防治技術。(1)農業防治:種植抗病耐病品種。增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鉀肥,每公頃至少施用3.8萬千克農家肥,合理施用氮磷鉀肥(三者之間比例為1∶0.5∶0.5),尤其應多施鉀肥。合理輪作,重病地塊應與大豆及非禾本科作物輪作。深翻整地,消除病根茬,田間初侵染菌源量對病害發生起重要作用。立秋后及早深翻整地、清除病根茬是消滅越冬菌源的有效措施。(2)化學防治:可施用3%粉銹寧顆粒劑,每公頃穴施22.5千克,也可用25%粉銹寧、20羥銹寧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0.2%~0.3%拌種,或以玉米種衣劑17號,按1∶50拌種;0.01%~0.02%速保利顆粒劑,每公頃穴施45kg,或用速保利可濕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2%~0.3%拌種,或施用MB型玉米專用肥,具有控制全蝕病發生和增產的雙重作用。③20%的乙酸銅600-800倍液澆根或噴霧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