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Seed and seedling rot of rice異名水稻爛種,水稻爛芽,水稻死苗 水稻爛秧是爛種、爛芽和死苗的統稱。扎根以前,幼芽蹺腳,黑頭黑根,以及腐爛死亡,統稱爛芽;播種后種子不發芽,逐漸發黑腐爛,稱爛種;幼苗在二、三葉期死亡,稱死苗。 [為害癥狀]爛秧可以分為生理性爛秧和傳染性爛秧。(1)生理性爛秧。比較常見的類型有淤籽、露籽、磽腳、倒芽、釣魚鉤和黑根。(2)傳染性爛秧。是由真菌引的,開始時零星發生,以后迅速向四周蔓延,嚴重時出現整片稻秧死亡。按照癥狀不同,傳染性爛秧可分為青枯型和黃枯型。青枯型病株最初葉尖停止吐水,繼而心葉突然萎蔫,卷成筒狀,隨后下部葉片很快失水萎蔫卷筒,直至全株呈污綠色而枯死;病株根系呈暗色,根毛稀少。黃枯型病株從下部葉片開始發病,由葉尖向葉基逐漸變黃,向上部葉片蔓延至心葉,最后植株基部變褐軟化,直至全株呈黃褐色枯死;病株根系呈暗色,根毛稀少,根易拔起。 [病原]生理性爛秧。主要由生長環境不適宜起。(2)傳染性爛秧。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病原菌有禾谷鐮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稻腐霉Pythium oryzae Ito et Tokun.、層出綿霉Achlya prolifera (Nees) de Bary.等。 [侵染](1)越冬。病原菌在土壤和病殘體上越冬。(2)侵入。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游動孢子等,借風雨和流水傳播,或萌發形成絲在幼苗間蔓延傳播,從傷口侵入或直接侵入幼苗。 [發生規律](1)氣候因素。苗期遇低溫陰雨,易發病。冷后暴晴,溫差過大時,也容易發病。(2)農業防治: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易發病。種子貯藏期受潮,催芽溫度過高,或長時間過低,易引起爛種。秧田水深缺氧或暴熱、高溫燙芽等,易引起爛芽。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1)種子處理:每千克種子用350克/升精甲霜靈種子處理乳劑5.25~8.75克/100千克拌種;或每千克種子用58.3~87.5毫克浸種,或用80%乙蒜素乳油6000~8000倍液浸種。(2)農業防治:改進育秧方式,因地制宜采用旱育秧稀植技術,或采用薄膜覆蓋育秧。秧田應選在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地勢較高的平整田塊。精選種子,浸種前曬種1~2天。芽期保持畦面濕潤,不能過早上水。在有暴風雨、冰雹或霜凍時,短時間灌水護芽。秧田施足基肥,追肥少量多次,提高磷鉀肥的比例。(3)土壤消毒。播種后,每/m?秧田用綠亨一號1~1.5克與過篩的濕潤細土10~20千克充分拌勻,均勻撒于秧田上。(4)秧田噴霧。對老秧田或灌溉污水的秧田,在發病前用綠亨2號對水800~1 000倍噴霧。對由綿腐菌及水生藻類為主引起的爛秧發現中心病株后,選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65%敵克松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霧。對立枯菌、綿腐菌混合侵染引起的爛秧,選用40%滅枯散可溶性粉劑1 000倍液澆灌。此外也可噴灑30%立枯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廣滅靈水劑500~1 000倍液,噴藥時應保持薄水層。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