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Rice purple sheath disease異名水稻褐鞘病、水稻紫稈病、水稻褐鞘癥,俗稱黑谷、不穩癥等 該病在廣西、廣東、湖南、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貴州等在區均有發生。發病植株稻穗結實率和千粒重明顯下降,一般可減產10%~20%,嚴重時可達40%~50%以上。 [為害癥狀]水稻孕穗期開始發病,灌漿期癥狀明顯。幼苗期發病,葉片、葉鞘局部失綠,可見到無數針狀紫褐色斑點,隨后病斑穿透葉片,呈不規則狀,外緣不明顯,許多紫褐斑上下擴展,導致整張葉片枯焦內卷。成株期病斑先發生在低位葉鞘邊緣,后蔓延到高位葉鞘,進而侵染劍葉葉鞘。初期癥狀為暗綠色水漬狀,逐漸變為紫褐色,在維管束上連成細條斑,與薄壁組織上紫褐點聯合形成小斑塊,后期擴展成大斑塊,邊緣不規則。劍葉葉鞘感病后,變黃早衰,結實率和千粒重降低。抽穗時,如劍葉葉鞘感染,穎殼內外穎、小枝梗以及子房上也可見紫褐色病斑。 [病原]病原為中華帚枝桿孢Sarocladium sinense Chen,Zhang et Fu.。(1)形態。分生孢子梗無色透明,有分枝,小梗輪生,3個小梗1輪。有時其中1個或 2個小梗上再分枝成3個枝梗的輪枝叢。枝梗近似等長。分生孢子單胞,無色,長圓形或橢圓形,大小為(2.5~7.5)μm×(1.25~2.5)μm,單生于分枝梗頂端。(2)特性。病菌在病殘體上可存活1年。 [侵染]病殘體和帶病種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源。侵入途徑除了傷口外,主要從水孔進入維管束組織,繁殖蔓延較快;其次通過氣孔侵染薄壁組織,形成壞死斑點,蔓延較慢。初期具有明顯的發病中心,先田邊,后田中。 [發生規律](1)盛發期。南方6月下旬至7月中旬常是此病的盛發時期。(2)氣候因素。高溫多雨有利于病害發生。(2)農業防治:偏施氮肥,發病重。低洼田,以及水稻紋枯病發生重的田塊,發病也重。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1)種子處理:播種前用1%石灰水浸種,或用3%強氯精500倍液浸種。(2)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避免偏施或遲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冬季鏟除田邊、溝邊雜草,及時翻埋再生稻和落粒自生稻,處理帶病稻草、病谷。(3)藥劑防治:抽穗初期噴灑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也可以每畝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克,加5%井岡霉素水劑80毫升,對水70千克噴灑。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