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Rice white tip nematode異名水稻白尖病、水稻線蟲枯死病 水稻干尖線蟲病為害水稻、谷子、草莓、狗尾草、風車草等20多種植物。稻株感染線蟲病后,功能葉形成捻轉扭曲成干尖,生理機能受到破壞,光合作用減弱,病穗比健穗短1~1.5cm,千粒重減輕0.7~0.9g,造成減產10%~20%,嚴重者達30%以上。國內檢疫對象。全國各地均有發生。 [為害癥狀]水稻整個生育期都可以受害,但癥狀主要在葉部和穗部發生。(1)葉片:受害幼苗在4~5片真葉時便開始表現出癥狀,上部葉尖2~4cm處干縮枯死,呈黃白色或黃褐色,并扭曲呈捻紙狀,即所謂“干尖”,枯死部分與綠色部分分界明顯。孕穗期病株的頂部葉片,特別是劍葉,在葉尖1~8cm處逐漸枯死,變成黃褐色半透明,以后干枯卷曲呈捻紙狀。病健部有褐色界限,在清晨露水多時,干尖可伸開,呈半透明水漬狀,露水干后又復捻卷。(2)全株:大多數植株能正常抽穗。被害稻株,生長衰弱、矮小、穗短、秕粒多。種殼內表面有黑褐色小點,即休眠線蟲。 [病原]貝西滑刃線蟲(稻干尖線蟲)Aphelenchoides besseyi Christie,屬線形動物門。(1)形態:雌雄線蟲均為細長蠕蟲形,頭尾尖細,半透明,口器稍突,口針長9μm,基部膨大。食道球發達,呈橢圓形。尾尖由4個刺狀突起組成。雌成蟲蟲體直線形或稍彎曲,體長504~732μm。雄成蟲蟲體上部直線形,尾部彎曲如鐮刀狀,體長458~600μm,尾側有3個乳狀突起。(2)特性:線蟲在整個水稻生育期間,大約繁殖1~2代。線蟲在13℃開始發育,活動適宜溫度為20~25℃,能耐寒冷,不耐高溫。在25~30℃下水浸種子,經72~88小時即從病種子內游出來,在水中如蛇行進,停止時常扭結或卷曲成盤狀。在生長季節線蟲發育迅速,最適發育溫度為21~23℃,在21℃下完成生活史大約10天,在23℃下需8天。雌蟲在葉腋和花上產卵。 [侵染]病原線蟲主要以幼蟲和成蟲在稻種穎殼與米粒間越冬,可在土壤里和水中生活30余天,亦可在種子胚乳中生活2~3年。遠距離傳播主要靠稻種調運或商品包裝的稻殼填充物。用病稻穎殼墊廄肥,作旱稻底肥又撒播于稻田,或播種帶蟲種子,隨著種子萌發生長,線蟲又趁機侵入茅鞘、葉鞘縫隙,后到稻株體內附著生長,直到頂葉芽及新生嫩葉細胞外部吸汁為害。孕穗期,線蟲聚集在穗部,進而侵入谷粒,在穎殼與米粒之間為害。可通過雨水向鄰近稻株傳播,所以病株附近外表不顯癥狀的稻株,其穗粒中也可以帶有線蟲。水稻成熟時又以幼蟲及成蟲在穗粒穎殼間潛伏越冬。 [發生規律]水稻干尖線蟲病發生的輕重,受水稻類型、品種、生育期和栽培條件的影響,其中以品種和栽培條件影響較為明顯。(1)寄主抗性:晚稻發病重于早稻,早稻重于中稻,粳稻重于秈稻,秈稻重于糯稻,糯稻重于雜交稻。年年用帶菌種子作種用,使發病率逐年上升。(2)環境因素。播種后半個月內低溫多雨有利發病。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1)檢疫:選用無病種子,加強檢疫,嚴格禁止從病區調運種子。(2)農業防治:建立無病種子田,選留無病種子。加強肥水管理,防止串灌、漫灌,減少線蟲隨水流行。(3)物理防治:種子處理種子播種前用溫水浸種,是防治干尖線蟲病簡單而有效的方法。稻種先用冷水預浸24小時,然后移入45~47℃溫水中浸5分鐘,再移入52~54℃溫水中浸10分鐘,然后立即冷卻,催芽、播種。(4)藥劑防治:①用線菌清550倍液,浸稻種6kg,浸48小時;或用50%殺螟松乳劑1 000倍液浸種24~48小時;或用18%殺蟲雙500倍液浸種20小時,撈出洗凈后催芽。也可用10%浸種靈乳油5 000倍液浸種120小時,催芽露白即可播種,不得清洗,還可兼治惡苗病。在用線菌清和浸種靈浸種過程中,要避免光照,應勤攪動。南方地區因溫度較高,可適當縮短浸種時間。用10%克線磷GR3.75kg/hm?,拌細土150kg,在秧苗2~3葉期撒施1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