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Rice akagare異名熬苗、坐棵 水稻赤枯病是生理性病害。發病稻株常并發胡麻斑病,加重為害,延遲水稻生育期,嚴重時減產30%以上。 [為害癥狀]受害植物矮小,分蘗少而小。(1)根。根系呈深褐色,夾有黑根。以后枯死,拔起病株可見根部老化,呈赤褐色,軟綿狀,無彈性,有的變黑、腐爛,白根極少。(2)葉。上部葉片挺直,與莖夾角較小,病株嫩葉通常呈深綠色或暗綠色。稻株進入分蘗期后,老葉上呈現褐色小點或短條斑,邊緣不明顯,并自葉尖沿葉緣向下焦枯。到分蘗盛期,則在葉片上出現碎屑狀褐點,進一步發展成不規則形,以后斑點增多、擴大,葉片多由葉尖向葉基部逐漸變黃褐色枯死。發病嚴重時,遠望全田稻葉如火燒狀。病株多從下部葉片呈現癥狀,逐漸向上葉發展,但新葉往往保持綠色。葉鞘發病和葉片相似,產生赤褐色至污褐色小斑點。 [病原]生理性病害。 [發生規律]由多種因素綜合造成,以缺鉀和土壤環境不良為主要因素,在土質粘重、排水不良、耕作層糊爛的稻田,以及山區冷浸田,往往,發病重。水稻插后遇氣溫驟降,持續時間較長,或突遇高溫,引起水稻生理失調,發病也比較嚴重。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改良土壤結構,增施磷、鉀肥。采取水旱輪作,提高土壤通透性能。早稻移栽后要淺水勤灌、適時烤田。發病后每公頃噴施硫酸鋅22.5~3千克。另外,增施磷鉀鋅肥。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