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Pink borer異名稻蛀莖夜蛾、紫螟 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屬鱗翅目,夜蛾科。全國各稻區均有分布,長江以南發生偏重。20世紀90年代起,在上海地區急劇上升為單季稻穗期的主要害蟲。為害水稻、麥類、高粱、玉米、甘蔗、谷子、茭白、蠶豆、油菜、向日葵、李氏禾等。 [為害癥狀]基本同二化螟。但大螟為害造成的枯心苗,蛀孔大、孔外蟲糞多,且大部分不在稻莖內,多夾在葉鞘和莖稈之間,受害稻莖的葉片、葉鞘部都變為黃色。 [發生規律](1)世代。云貴高原每年發生2~3代,江蘇、浙江每年發生3~4代,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每年發生4代,福建、廣西及云南開遠每年發生4~5代,廣東南部、臺灣每年發生6~8代。(2)越冬。北方地區有部分幼蟲在稻樁及其他寄主殘株和雜草中越冬,大部分幼蟲冬季繼續為害小麥、甘蔗等。(3)時期。江浙一帶第1代幼蟲于5月中下旬盛發,主要為害茭白,7月中下旬2代幼蟲期和8月下旬3代幼蟲主要為害水稻。(4)栽培。大螟發生程度與耕作制度有密切關系,凡雜交水稻面積大及大面積種高粱、玉米、粟等稻區,發生比較嚴重,山區旱作多,淀湖區菱白、雜草多,大螟發生都重。茭白與水稻插花種植地區,該蟲在兩寄主間轉移為害受害重。浙北、蘇南單季稻茭白區,越冬代羽化后尚未栽植水稻,則集中為害茭白,尤其是田邊受害重。 [形態](1)成蟲。體長12~15mm,翅展27mm,雌蛾身體較大。頭胸部灰黑色,腹部淡褐色,前翅近長方形,淡灰褐色,外緣色深,從翅基到外緣有一條暗褐色縱線紋,條紋上下各有兩個小黑點。雄蛾觸角櫛齒狀,雌蛾為絲狀。(2)卵。呈扁球形,頂部稍凹,直mm,高約0.3mm,表面有放射狀細隆線。初產時白色,后變為淡黃色,再變淡紅色,卵化前變為灰褐色。卵粒在葉鞘內側,呈帶狀排成2~3行或散生。(3)幼蟲。一般5齡,少數6~7齡。3齡前胸背面鮮黃色,3齡紫紅色。趾鉤單序在內側排成半環。(4)蛹。雄蛹體長13~14mm,雌蛹15mm。初為淡黃色,后變黃褐色,背面顏色較深,頭胸部有白粉狀分泌物。2~7腹節除近后緣處,均有黑褐色圓形小刻點,臀基明顯黑色,在背面和腹面各有2個小型角質突起。 [習性](1)成蟲。成蟲飛翔力弱,常棲息在株間。成蟲多在夜間活動,趨光性不強,有趨向田邊產卵的習性,每只雌蛾約產卵4~5塊,每塊有卵30~60粒,第1代卵多產于田邊雜草上或莖稈較細的玉米上,第2代卵多產于早稻田,第3代卵多產于晚稻田,尤其是在晚稻田的稗草上,一般占總卵量的80%左右。卵歷期1代為12天,2~3代為5~6天。(2)幼蟲。幼蟲孵化后集中在葉鞘內側食害,把葉鞘內層吃光后鉆進心部造成枯心,3齡后分散蛀莖,每頭幼蟲能轉移4~5株水稻,幼蟲老熟后在葉鞘間或莖內化蛹。蛹期為10~15天。 [防治]對第1代進行測報,通過查上一代化蛹進度,預測成蟲發生高峰期和第1代幼蟲孵化高峰期,報出防治適期。有茭白的地區冬季或早春齊泥割除茭白殘株,鏟除田邊雜草,消滅越冬螟蟲。根據大螟趨性,早栽早發的早稻、雜交稻、以及大螟產卵期正處在孕穗至抽穗或植株高大的稻田是化防之重點。防治策略狠治一代,重點防治稻田邊行。(1)農業防治。冬春期間鏟除田邊雜草,消滅其中越冬幼蟲和蛹。卵盛孵前,清除稗草和田邊雜草。早稻收割后及時翻耕漚田。早玉米收獲后及時清除遺株,消滅其中幼蟲和蛹。有茭白大的地區,茭白是主要越冬蟲源,應在早春前齊泥割去殘株。(2)藥劑防治。生產上當枯鞘率達5%或始見枯心苗為害狀時,大部分幼蟲處在1~2齡階段,及時噴藥防治。隔5~7天噴1次,一般防治2~3次即可。藥劑可選用4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5%特殺螟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50%殺蟲雙可溶粉劑1 000倍液,或20%強無螟乳油1 500倍液,或25%好年冬乳油3 000倍液,或20%三唑吡乳油7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