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異名中華劍角蝗、尖頭蚱蜢、括搭板 中華蚱蜢學名Acrida cinerea Thunb.屬直翅目蝗科。有夏季型(綠色),秋季型(土黃色有紋)。比中華負蝗大,細長。為雜食性昆蟲,寄主植物廣泛,有高粱、小麥、水稻、棉花、各種雜草、甘薯、甘蔗、白菜、甘藍、蘿卜、豆類、茄子、馬鈴薯等作物,蔬菜,花卉。常將葉片咬成缺刻或孔洞,嚴重時將葉片吃光。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北至黑龍江,南部到海南,西至四川、云南均有分布。 [為害癥狀]成蟲及若蟲食葉,影響作物生長發育,降低農作物商品價值。 [發生規律]各地均為一年發生1代,成蟲產卵于土內,成塊狀,外被膠囊,以卵塊在土中越冬。在各類雜草中混生,保持一定濕度和土層疏松的場所,有利于蚱蜢的產卵和卵的孵化。一般常見發生于農田與雜草叢生的溝渠相鄰處。 [形態]成蟲體長80~100mm,常為綠色或黃褐色,雄蟲體小,雌蟲體大,背面有淡紅色縱條紋。前胸背板的中隆線、側隆線及腹緣呈淡紅色。前翅綠色或枯草色,沿肘脈域有淡紅色條紋,或中脈有暗褐色縱條紋,后翅淡綠色。若蟲與成蟲近似。卵成塊狀。 [習性]各地均為一年一代。成蟲產卵于土層內,成塊狀,外被膠囊。以卵在土層中越冬。若蟲(蝗蝻)為5齡。成蟲善飛,若蟲以跳躍擴散為主。 [防治](1)農業防治 發展前景 我國食用蚱蜢(蝗蟲)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迄今蚱蜢仍是人們喜愛的食品。秋后從田間采收,油炸后即可食用,另外也可加工成各種味道的食品或罐頭。蚱蜢產卵量特別大,可以以此為原料加工制作蚱蜢卵醬。發生嚴重地區,在秋、春季鏟除田埂、地邊5cm以上的土及雜草,把卵塊暴露在地面曬干或凍死,也可重新加厚地埂,增加蓋土厚度,使孵化后的蝗蝻不能出土。(2)在測報基礎上,抓住初孵蝗蝻在田埂、渠堰集中為害雙子葉雜草且擴散能力極弱的特點,每hm2噴撒敵馬粉劑22.5~3kg,也可用20%速滅殺丁乳油225ml,對水6000kg噴霧。(3)保護利用麻雀、青蛙、大寄生蠅等天敵進行生物防治。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