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Wheat take-all異名小麥立枯病、小麥黑腳病 小麥全蝕病是小麥重要病害之一。小麥發病后,分蘗減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發病愈早,減產幅度愈大。 [為害癥狀]小麥全蝕病是一種典型的根腐和基腐性病害,病菌侵染部位只限于小麥根部和莖基部15cm以下,地上部的癥狀如白穗,主要是由于根及莖基部受害引起的。小麥整個生期均可感病。(1)苗期。幼苗感病后,初生根部根莖變為黑褐色,次根上有很多病斑,嚴重時病斑連在~起,使整個根系變黑亡。發病輕者即使不死亡,也表現為地上部葉色變黃,植矮小,生長不良,類似干旱缺肥狀。病株易從根莖部拔斷。(2)分蘗期。地上部分無明顯癥狀,僅重病植株表現稍矮基部黃葉多。拔出麥苗,用水沖洗麥根,可見種子根與地莖都變成了黑褐色。(3)拔節期。病株返青遲緩,黃葉多,拔節后期重病植株矮化、稀疏,葉片自下而上變黃,似干旱缺肥狀。麥田出現矮發病中心,生長高低不平。(4)抽穗灌漿期。病株成簇或點片出現早枯白穗,并且在莖基部葉鞘內側形成“黑膏藥”狀的黑色菌絲層,極易識別。 [病原]病原為禾頂囊殼禾谷變種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graminis (Sacc.) Walker和禾頂囊殼小麥變種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c.) Arx et Oliver var. tritici (Sacc.) Walker,均屬子囊菌亞門。(1)形態。①禾頂囊殼小麥變種。子囊殼黑色,燒瓶狀,大小(385~771)μm×(297~505)μm,群集或散生。子囊平行排列于子囊腔內,無色,棍棒狀,大小(61~102)μm×(8~14)μm,內含子囊孢子8個。子囊孢子無色,絲狀,略彎,大小(53~92)μm×(3.1~5.4)μm,具3~7個假隔膜,多為5個,內含許多油球。子囊孢子成束或分散排列。成熟菌絲栗褐色,隔膜較稀疏,呈銳角分枝,主枝與側枝交界處各生~個隔膜。②禾頂囊殼禾谷變種。子囊殼黑色,具長頸和短頸,散生于莖基葉鞘內側表皮下。子囊與小麥變種區別不大,一頭稍尖,另一頭鈍圓,大小(67.5~87.5)μm×(3~5)μm,成熟時具3~8個隔膜。子囊孢子與小麥變種相似。(2)特性。病菌在自然條件下不產生無性孢子。小麥變種對小麥、大麥致病力強,對黑麥、燕麥致病力弱;禾谷變種對小麥致病力較弱,但對大麥、黑麥、燕麥、水稻致病力強。病菌發育溫度范圍3~35℃,適宜溫度為19~24℃。 [侵染](1)越夏和越冬。病菌以菌絲體在田間小麥殘茬上、夏玉米等夏季寄主的根部以及混雜在場土、麥糠、種子間的病殘組織上越夏。小麥播種后,即可侵入。隨后以菌絲體在小麥的根部及土壤中病殘組織內越冬。(2)傳播。種子夾帶病殘組織是種子傳病的唯~方式,也是病害遠距離傳播,造成新區發病的主要來源。除種子、秸稈可進行近距離傳病外,土壤、糞肥是引起該病短距離傳播的重要因素。在以麥秸做為牲畜料草的地方,牲畜的糞便也是病害傳播的重要途徑之~。(3)侵入。小麥返青時,菌絲體也隨溫度升高而加快生長,向上擴展至分蘗節和莖基部,拔節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節,由于莖基受害腐解病株陸續死亡。在春小麥區,種子萌發后在病殘體上越冬菌絲侵染幼根,漸向上擴展,侵染分蘗節和莖基部,最后引起植株死亡。病株多在灌漿期出現白穗,遇干熱風,病株加速死亡。 [發生規律](1)品種因素。凡分蘗力強、根系發達的小麥品種,均較耐病。(2)栽培因素:連作病重,與非寄主作物輪作或水旱輪作發病輕。堿性土壤、土質疏松、肥力低,發病較重。土壤潮濕有利于病害發生和擴展,水澆地較旱地,發病重。冬小麥早播,發病重,晚發播病輕。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1)檢疫:禁止從病區引種,防止病害蔓延。(2)種子處理:用51~54℃溫水浸種10分鐘。也可用種子重量0.2%的2%烯唑醇濕拌種劑拌種或用種子重量0.3%的15%三唑醇可濕性粉劑拌種。(3)栽培因素。種植耐病品種。增施腐熟有機肥,實行稻麥輪作或與棉花、煙草、蔬菜等非寄主作物輪作,可明顯降低發病。(4)藥劑防治:小麥播種后20~30天,噴灑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400倍液,第二年返青期再噴1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