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Wheat sheath blight異名小麥立枯病、小麥尖眼點病 小麥紋枯病幾乎遍及世界各溫帶小麥種植地區,是我國各麥區常發性病害,一般病田的發病株率10%~30%,重病田塊可達60%~80%,特別嚴重的田塊因病害引起的枯白穗率還可能高達20%以上。因病造成產量損失一般在10%左右,嚴重時高達30%~40%。 [為害癥狀]主要發生在葉鞘及莖稈上。小麥出苗后,根莖、葉鞘即可受害。發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葉鞘上先產生淡黃色小斑點,隨后發展呈典型的黃褐色梭形或眼點狀病斑。病部逐漸擴大,顏色變深,向內側發展可延及莖稈,引起病株的基部莖節腐爛,幼苗猝倒、死亡。小麥生長中期至后期,葉鞘上的梭形病斑常相互連結,形成云紋狀花紋,中間呈淡黃褐色,周圍有較明顯的棕褐色環圈。病斑可沿葉鞘向植株上部擴展,直至旗葉。常因品種不同,形成青褐色至黃褐色花稈,使葉鞘及葉片早枯。當麥株間空氣濕度大時,病斑也可向內側擴展深及莖稈,導致爛莖,形成枯孕穗或枯白穗。在病株中部或中下部葉鞘的病斑表面產生白色霉狀物,并糾集成團,顏色由淡黃色至黃褐色,逐漸變深,最后形成許多散生的、圓形或近圓形的褐色小顆粒狀物,即病菌的菌核,大小1~2mm。菌核由少數菌絲與葉鞘組織相連,較易脫落。病菌也可以侵害根部。受害幼苗根系遭受破壞,根部呈褐色趕赴。重病苗逐漸死亡,輕病苗尚可生出新根。病苗地上部矮小,葉片小而挺直,暗灰藍色。 [病原]無性態為禾谷絲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 Vander Hoeven,半知菌亞門絲核菌屬;有性態為禾谷角擔菌Ceratobasidium graminearum (Bourd.) Rogers,擔子菌亞門角擔菌屬。(1)形態。菌絲多分枝,分枝處呈直角或銳角,分枝基部稍繳縮,附近有1個隔膜。菌核初形成時為白色,后漸變淺黃色至褐色,球形、扁圓形或不規則形,表面粗糙。擔孢子無色,單胞,橢圓形,基部稍尖。(2)特性。病菌生長溫度范圍為5~35℃,適溫為20~25℃。在干燥條件下,菌核可存活6年以上。在含水量55%的土壤中,6個月后仍有80%的菌核具有較強活力。 [侵染](1)越夏和越冬。病菌以菌核或菌絲體在土壤中,或附著在病株殘體上越夏和越冬。(2)發展。隨著氣溫變化,病害發生發展大致可分為冬前發生期、返青上升期、拔節后盛發期和抽穗后穩定期四個階段。冬前病害即零星發生,播種早的田塊會有較明顯的侵染高峰;隨著氣溫下降,越冬期病害發展趨于停止。第二年,麥苗返青后,天氣轉暖,隨氣溫的升高,病情又加快發展。小麥進入拔節階段時,病情開始上升,至拔節后期或孕穗階段,病株率和嚴重度都急劇增長,達到最高峰。在小麥抽穗以后,植株莖稈組織老健,不利于病菌的侵入和在植株間水平擴展,病害發展漸趨緩慢。但是,在己受害的麥株上,病菌可由表層深及莖稈,加重為害,使病害嚴重度繼續上升,造成田間枯白穗。 [發生規律](1)高峰期。該病有2個明顯的發病高峰,即冬前期和第二年,小麥拔節至孕穗期。(2)氣候因素。當日均溫度在10℃以下時,病害發展緩慢,超過15℃時病情上升,20~25℃時病情發展迅速,30℃左右時,病害發展基本停止。春季多雨潮濕的天氣,有利于病原菌的發生和發展。(3)栽培因素。冬麥播種過早,密度過大,偏施氮肥,麥苗生長過旺,發病重。常年連作、麥田草害嚴重、土壤或田間濕度過大,發病重。施用帶病殘株而未經腐熟的糞肥等,發病也重。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耐病品種。適期播種,避免過早播種,減少冬前病菌侵染麥苗的機會。合理密植,加強田間排灌水系統的建設,勤中耕除草,降低田間濕度。避免過量施用氮肥,平衡施用磷、鉀肥,特別是重病田要適當增施鉀肥,增強麥株的抗病能力。帶有病殘株的糞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2)種子處理:用種子重量0.2%的33%紋霉凈可濕性粉劑拌種,或用種子重量0.1%的25%三唑醇或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拌種。(3)藥劑防治:麥苗返青期選用33%紋霉凈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或5%井岡霉素水劑500倍液,或50%甲基立枯靈300倍液噴霧,重點噴灑麥株下方的發病部位。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