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Wheat black chaff 小麥黑穎病在我國各小麥產區均有發生,以孕穗開花期受害最重,造成植株提前枯死,穗形變小,籽粒干秕,減產10%~30%。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穗部,也能侵染葉片、穗軸、莖稈等部位。(1)穗部。初在穎片上部產生水漬狀細條紋,繼而發展成黃褐或深褐色條斑,后來逐漸形成斑塊;嚴重時,蔓延到全穎片和麥芒,在麥芒上形成褐色斑,使芒變成黑褐色枯死。一般全穗及穎片上的條斑或斑塊分布多不規則。發病種子皺縮或不飽滿。發病輕的種子顏色變深。(2)葉片。初呈現水漬狀小點,后沿葉脈間上、下擴展,變成半透明條斑,最后呈現黃褐色或相互連結成大塊黃褐色油漬狀發亮的枯死斑。濕度大時,病部組織溢出黃白色菌膿,后干縮成白色薄膜狀或呈黃色小膠粒。(3)莖稈、穗軸。在莖稈和穗軸上產生褐色或黑褐色長條狀病斑。濕度大時,以上病部均可產生黃色菌膿。 [病原]病原為油菜單胞菌小麥致病變種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translucens (Jones et al.) Dye,是一種細菌。(1)形態。菌體桿狀,大小(1~2.2)μm×(0.5~0.7)μm,極生單鞭毛,有莢膜,無芽孢。(2)特性。革蘭氏染色陰性。病菌生長適溫24~26℃,高于38℃不能生長。侵染適溫為22~30℃。 [侵染](1)越冬。病菌主要在貯藏的小麥種子中越冬,也可在病殘體中越冬。病菌在貯藏的種子中可存活3年,是遠距離傳播和初侵染的主要來源。(2)侵入。病菌隨帶菌種子萌發侵入導管,進行系統侵染,最后達到穗部,形成病斑。病株上溢出的菌膿具大量病原細菌,可借風雨、灌溉水和昆蟲傳播,從氣孔或傷口侵入,進行多次再侵染。 [發生規律](1)氣候因素。氣溫20~30℃,夜間連續結露,又遇降雨次數多的高濕條件,病害容易流行。小麥苗期或返青期,若遇上低溫和霜凍,可加重病情。(2)農業防治:種植感病品種是該病發生流行的主要原因。偏施氮肥,播種密度過大,通風不良,有利于病害發生。小麥重茬,整地不平,大水慢灌,有利于發病。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建立無病種子田,選留無病種子。合理輪作倒茬,收獲后清除病殘體并深耕。(2)種子處理:先將種子在28~32℃水中預浸4小時后,再于53℃水中浸種7分鐘。也可用種子重量0.3%的15%噻枯唑-018膠懸劑浸種12小時,陰干后播種。或用0.3%的15%葉枯寧膠懸劑溶液浸種12小時后播種。(3)藥劑防治:田間發病初期,噴灑15%噻枯唑膠懸劑500倍液,或25%葉枯寧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0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