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Wheat spindle streak mosaic異名小麥黃花葉病 小麥梭條斑花葉病是一種土傳病毒性病害,發病植株有效穗減少,穗形變小,粒重減輕,減產10%~20%,嚴重時可達70%以上。 [為害癥狀]病苗新生的葉片出現褪綠或扭曲現象。病苗過冬后,先從心葉葉尖或下一片葉中部開始褪綠,扭曲,在嫩葉上出現淡綠色至橙黃色梭形斑,不久后變成黃色或淡綠色不連續的短條狀病斑,并逐漸擴大成黃綠相間的斑駁,或不規則條紋。病株株型松散矮小,穗短小,有的穗軸彎曲,形成畸形穗,子粒不飽滿。 [病原]病原為小麥梭條斑花葉病毒Wheat spindle streak mosaic virus,簡稱WSSMV,屬馬鈴薯Y病毒組。(1)形態。病毒粒體線狀,典型長度為275~300nm和600~625nm,直徑為12.8nm。病株根、葉組織中含有典型的風輪狀內含體。(2)特性。鈍化溫度50℃(10分鐘),稀釋限點1000~1 000 000倍。地區不同,該病毒的致病力有差異。 [侵染](1)傳播。土壤真菌禾谷多粘菌是小麥梭條斑花葉病毒的傳播媒介。田間主要靠病土、病殘體和流水傳播,還可以通過汁液摩擦接種傳播。不能經種子和昆蟲傳播。(2)侵入。冬麥播種后,禾谷多粘菌產生游動孢子,侵染麥苗根部,在根細胞內發育成原質團,病毒隨之侵入根部,不斷增殖并向上擴展。小麥越冬期,病毒呈休眠狀態,不表現癥狀。小麥收獲后,病毒隨禾谷多粘菌休眠孢子越夏,病毒能隨其休眠孢子在土中存活10年以上。 [發生規律](1)氣候因素。春季氣溫5~15℃持續時間越長,發病越重。(2)農業防治: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明顯。土溫15℃左右,土壤濕度較大,有利于發病。高于20℃或干旱,很少發病。播種早,發病重,播種遲發病輕。土壤缺肥,重茬種植,發病較重。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選用抗病、耐病品種。與非寄主作物進行多年輪作。冬麥適時遲播,避開傳毒介體的最適侵染時期。增施基肥,合理密植。發病后適當追肥,可減少死苗,減輕黃化程度,減少損失。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